第200章 灭董方略

“确切地说,是携陈留王和百官,迁都!”张尘道,“若我所料不差,他的目的地,定是长安!”

“不错!”陈宫也附和道,“长安地处关中要地,又曾是国都所在,往西就是西凉一带,往东则有函谷、武关之险,的确是绝佳的迁都之所!若董卓将陈留王挟持于此,则二帝并存之局依然未解,盟军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曹操听罢,登时暴起,喝道:“绝不能让这奸贼得逞!”

“不单如此,以董卓的暴虐心性,一旦决意迁都,必然要将洛阳城内洗劫一空,宫室、百官、士族、百姓,皆不能免!如此一来,繁华了二百余年的洛阳城,只怕是要毁于一旦了!”

“贼子敢尔!”曹操怒道,“子凡,你既已洞悉至此,可有对策?”

张尘说道:“我有一计,可使董卓覆灭,汉室中兴。只是,需要一可信,且德高望重,能做到一呼百应之人。关于此人,我倒是想问问孟德兄,你当日刺董,是个人意愿,还是与人合谋?”

“这……”曹操沉吟片刻,道:“实不相瞒,当日我确是与人定下此计。为了刺杀董贼,那人还将家传宝刀借与我,只可惜功败垂成,连宝刀都落入贼手!”

“孟德兄说的那人,可是司徒王允,王大人?”

“子凡贤弟怎知?”曹操闻言,不禁大惊:“不错,正是王司徒。”

张尘微微皱眉,问道:“孟德兄觉得,此人如何?”

曹操道:“王司徒志虑忠纯,忠心汉室,自不用说。”

张尘道:“天子在邺,百官弃洛阳而赴邺城者甚众,王司徒既忠心汉室,为何不往邺城朝拜天子,反而继续委身于董卓麾下?”

“子凡贤弟有所不知。王司徒此举,正是大义所在。”

“哦?此话怎讲?”

曹操道:“百官弃洛阳而赴邺城,忠心自是可嘉,可国贼不除,天下何安?王司徒甘愿留下,甚至不惜背负附逆之骂名,一是为了伺机而起,诛除国贼,二也是为了陈留王的安危。其拳拳之心,可昭日月,操可以性命担保,王司徒对汉室绝无二心!”

张尘听罢,心中暗暗思索。

照这么说,这个王允,倒还真是个忠臣。

书上的王允,张尘对他并不十分认同,他虽然以“连环计”除了董卓,却在后来对西凉众将的态度上犯了大错,以致于原本可以转危为安的汉室再度陷入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