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宝莲灯2

明明只是初见,为什么这个凡人却能轻而易举地影响他的心绪,他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天庭查一查过往的事宜。

两人腾云驾雾时,杨禅在天上遥遥看了一眼阿霜行走在山野间的身影,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光阴如梭。

转眼阿霜来到京城已有几日。

阿霜已经科考完了,她毫不怀疑自己的实力,因此只一心一意地想着如何攀上王太师。

小主,

她挑了个良辰吉日前往太师府,给门房塞了积攒已久的碎银子,好言好语,才将拜帖和其它物什一并送了进去。

府内。

王太师名为王武,是天子宠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倾朝野,送往府中的拜贴如过江之鲫,听闻阿霜来投,她并不在意,拿起拜贴并没有翻开,只是懒洋洋地抬起眼皮,问道,“什么出身?”

阳光下她的眼睛是琥珀色的,王太师年岁渐长,已有疲态,但眸中闪烁着的灼灼野心,却让她看起来不像是一只老猫,而像一只舔着爪子养精蓄锐的野豹。

身边伺候的小吏战战兢兢回答道,“衣着寒酸,应当是出身贫苦。”

听了这句话,王太师便没了兴趣,正打算撂下,又听到后半句,“是永州来的。”

原来是老乡,她翻开拜帖,阿霜的措辞都极为恭谨,作的八首诗都在极力地吹捧王太师的功绩,在结尾又小小地赞颂一下当今帝王。

虽是阿谀奉承之作,却意外地十分真诚,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虚假,王武被这种马屁捧得很舒服。

她心情大好,“不错,我很喜欢,记下她的名字,不用踢出去了。”

她是这次科考的主考官,帝王暮年,无力监查,又对她十分信任,她打算借着这场科考排除异己。

这次上榜的人差不多都是她的门生和一些有私交的世家后辈。

她不怕有人检举,因为这么多年来她在帝王面前都是最忠心的臣子,是绝对的孤臣,是帝王唯一信任的人。

若是皇帝一直身体康健,她便一直都会是她最忠诚的属下,但她病了,病得快要死了。

王太师出身农家,无根无基,全靠帝王信重和自己的拼搏才能有如今的地位,她的靠山要倒了,她只能做自己的靠山,趁着帝王还在世再捞一把,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新帝上位时她不会被清算。

不过帝王子嗣稀薄,又生性多疑,京中的几个皇女一直在相互厮杀,最后是谁上位还犹未可知。

“是。”小吏记下阿霜的名字,又觑了一眼王武的神色,才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位永州的学子还带了一些当地的特产,您要过目吗?”

“拿来吧。”

小吏将那包细细捆扎好的永州土特产带了进来,她刚一打开,王武顿时就立在了原地。

正是她寒微之时爱吃的野菜。

不过如今已经很少了,只有深山才有,她上次回乡时都没有吃到,这位来自永州的学子居然找到了。

这野菜用黄纸包了好几层,根系清洗得干干净净,没有泥土,一路带回来,叶片竟也没有枯黄,反而有些翠绿,还带着清香,一看就是极用心的。

王太师喝了一口茶,克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不错,不错!很好!”

她爱屋及乌,对阿霜也有了好印象,“不用记了,名字我都记得了,只要她能上榜,我就愿意给她一个不错的位置。”

是同乡,很上道,而且聪明,王武好久没遇到这么合心意的人了。

这样的人,即使她不拉拢,也能走得很远。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浮罗呢,叫他过来。”

派去王浮罗小院的人好半天才回来,她哭丧着一张脸,“公子跑了,待在房里的人是洗砚假扮的。”

王太师大怒,“找!给我去找!”

“翻遍整个京城,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王浮罗已经逃到了城南。

他的父亲是王太师早亡的正夫,自父亲死后,王太师对他不闻不问,一心偏宠着那个已被扶为继室的小侍和小侍的男儿,将他扔在别院中,不管他死活。

如今一到科考,要利用他拉拢别人时,她倒是想起自己来了,马不停蹄地将他从别院带回府中。

王浮罗不忿,在打小就陪在自己身边的贴身侍从洗砚的帮助下,他还是逃出了王府,打算借道城南,去往城郊父亲留给自己的庄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