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那边,官员、百姓们“一致”要求,自愿成为大宇的臣民。大宇天子慕凌川“勉为其难”,最终答应了渤海的请求,将渤海国正式纳入宇国,改名为渤海郡。
“图做嫁衣,图做嫁衣!”得知渤海的变故,金真国主怒不可遏,自己费尽心思灭了渤海,没想到最后成全了宇国;东夷国田光耀得知这个消息后,只是苦涩地摇头,他似乎看到了东夷国的未来;至于西戎、北狄、诚王、信王,则纷纷怒斥金真废物……
宇国满朝文武沉浸在开疆拓土的喜悦中,可是来自渝阳郡的军报很快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得到大批火器的信王,一改颓势,连战连捷,渝阳郡支撑了没多久,便宣告沦丧……
更为严峻的是,信王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北上,连同西戎夹击唐启来,唐启来被迫不断后撤,西阳郡近半国土沦落敌手。
“可恶,这是怎么回事?”
启禀陛下,唐启来大帅奏报,信王反军之中,突然出现大批火器,犀利异常,他们损失惨重却也无法抵挡,实非战之罪!”
“借口,都是借口!朕已经调拨了火器供给唐启来,怎么会打不过?那白中杰是怎么大胜金真的?”
“陛下,唐大帅那边只有不足二十尊西洋炮,千杆火铳;而叛军,足足装备了一百多尊西洋炮,数千杆火铳,火力异常凶猛……”兵部尚书马兴洲唯唯诺诺地说道。
“那就继续采购火器啊。这点事也要朕下令吗?”慕凌川恼火地说道。
“陛下,咱们的西洋炮都是来自忽列。这些忽列人现在坐地起价,每尊西洋炮的价格上浮了三成!陛下,眼下为我们既要应付各地的战事,还要抚慰渤海郡的百姓,支出巨大。实在挤不出多余的银子采购火器了!”户部尚书赶紧出来哭穷。
“崔大人,话不是这么说的。”马兴洲赶紧站了出来:“现在西戎、信王来势汹汹,兵凶战危,必须要以战事为第一要务。想要扭转战局,就必须要采购足够的火器!现今,军械局也在加紧仿制这些西洋炮。所以,我们采购火器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我们能成功仿制出火器,自然不会再受忽列的挟制!”
军国大事面前,崔晋光不敢继续坚持,因为,他瞥到了天子慕凌川不善的目光。
“户部,立即拨出银子,采购火器一批。具体数量跟兵部协商。此事,抓紧时间去办,不得拖延!”慕凌川沉声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