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派一位皇子过去,等于弱化了你的实权。
若是这位皇子能给你添点堵,就再好不过了。
“陛下,司空所言甚是。”
“北疆太过辽阔,难免遭人觊觎,咱们不得不谨慎对待。”
“朝廷理应再派一位王爷负责镇守,以此减轻蜀王殿下负担。”
长孙无忌的话一出,立马就有文臣跟着附和。
作为长孙无忌的追随者,他们简直就是无脑舔。
“嗯?”李世民龙眸微眯。
他怎能看不出长孙无忌到底是何心思?
此举无疑是在针对李恪,却又在情理之中。
东突厥加上薛延陀,疆域辽阔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就冲这话,他还真不好直接驳回!
可武将们都看不下去了,玩这手未免太过恶心。
他们属实不喜欢这种勾心斗角,玩弄权势之辈。
出人意料的是,率先站出来的并不是武将,而是房玄龄。
“此举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哦?你有什么见解?”李世民问道。
既然有人站出来反对,自是顺着台阶就下了。
“回陛下,蜀王殿下之前屡屡立功皆未得到赏赐,已是不妥。”
“不但没有赏赐,还总被弹劾,惹得殿下直呼朝堂乌烟瘴气。”
李世民微微颔首,无论是贞观犁,还是高转筒车;
亦或者是蜂窝煤,那绝对都是利国利民之物。
在李恪将图纸公告天下之后,高转筒车早已在大唐遍地开花。
尤其是南方地带,筒车更是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因此,李恪深受大唐农户爱戴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而此次收服薛延陀,蜀王殿下全凭一己之力,根本没向朝廷索要一兵一卒。”
“若是再没有赏赐,岂不是让人寒心?”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为大唐效力?”
“司空的提议本是好意,却于我江山社稷不利。”
房玄龄字字珠玑,实在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长孙无忌暗道晦气,立马出言反驳:“房公此言差矣!”
“吾等并未否认蜀王殿下之功绩,赏赐也毋庸置疑。”
“可北疆乃大唐重地,蜀王殿下资历尚浅,不足以管理整个北疆。”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房玄龄打断了。
“哼!古有甘罗十二岁为相,尔等怎知殿下管理不好?”
“殿下既然敢拿下薛延陀,就说明能震慑住草原民族。”
“臣认为,没有人能比蜀王殿下更适合统领北疆地域,理当得以开府建牙。”
小主,
在此之前,房玄龄就得李世民授意。
若是李恪干得好,时机合适就由他来提出赐予封地之事。
而此次李恪收服薛延陀,无疑是最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