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老头这两天夙兴夜寐,加班加点的赶工,水车在第三日上午就做好了。
村里的水稻也基本上都种下,在所有人的见证下,何春花安排人将水车抬到了小溪另一边的荒地上。
荒地一侧是小溪,另一侧是地势低矮的河床。
河床靠近水源的地方是一片沙石地,然后再是一先片树林。
这是李家村的祖先种下的,为的就是防风固土,减少河水对河堤的侵害。
前阵子,在村里人整好地,秧苗又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何春花雇了村里的妇人帮着自家翻地,而男人就又在河床上挖了沟和大约七八平米大的蓄水池。
沟将河里的水引入蓄水池中,然后再以龙骨水车为媒介抽进荒地,然后再流进小溪里。(评论里有配图)
虽然眼下还没有到要用第二架龙骨水车的时候,但是不仅翟家村激动不已,就是任家村的人也露出了艳羡的眼神。
遇到天干的时候,小溪里的水太浅流不到田里去,哪怕他们地处李家村的上游,照样要挑水灌溉,有了龙骨水车就能节省不少人力。
不过,他们也清楚自家村跟李家村已经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所以哪怕再羡慕,也没人愿意低下头去求人。
再者说,没准儿过两天又下雨了呢?
当天下午,李老头背着小包袱就带着大贵和大牛,跟着翟继明等人去了翟家村。
翟继明这两日已经让村里人给他们搭了个临时窝棚,木料也依着李老头的意思准备的妥妥当当,一天两顿饭有人管,还有钱赚,还有翟继明一家子对李老头不住嘴的夸赞,这让李老头十分受用,嘴角就没下来过。
五十多岁,正是闯荡的年纪。
何春花虽然没想过有一天能够望父成龙,但是就像当初她支持柳大夫去医棚里帮忙一样,自然也不会阻止李老头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时间一晃而过,日子已经来到了五月中旬。
何春花的青砖大瓦房早已完工,她们都已经住进去十来天了。
在何春花的强烈要求下,霍知雨和小蝶也住进了新房子。
一来是何春花确实太忙,需要有个人帮着她管着家里的这一摊子事,二来她也确实想让霍知雨跟大贵有更多的相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