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孟姜诏事闻

在人口恢复与经济需求上,隋末战乱致人口锐减,早婚早育是补充劳动力的关键,且均田制下早婚可缩短人口再生产周期。

政治制度设计层面,租庸调制使已婚家庭授田多,早婚能更早承担赋税徭役,府兵制下早婚家庭可更快补充兵员,地方官考核机制也促使其劝导早婚。

社会伦理建构中,儒家纲常将早婚上升为家族义务,性别角色固化使早婚成为束缚女性于家庭的手段。

医学认知局限表现为对生育能力误判,且为对冲婴幼儿高死亡率而选择早婚。

历史传统惯性上,前朝政策虽有改变但仍延续早婚传统,边疆治理也依赖早婚稳定人口。

唐朝鼓励早婚在促进人口增长(天宝年间达 5291 万)、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女性权益,如敦煌曲子词《望江南》便体现出早婚制度下女性命运的悲惨。

罢了罢了,婚姻这座爱情坟墓,前世没有机会踏进,那么现在踏进也为时不晚,呃,不对!自己才不想进!她回神看着加纳,冷冷了个哦,知道了,下去吧。

加纳走了不过一会儿,周道务就来到清凉阁,是以未婚夫的身份,看望自己的未婚妻,他一进门就见李孟姜坐在桌子前,拿着狼毫笔写什么。

他走到李孟姜边上,弯腰看着宣纸上的小楷:我去你妹的,包办婚姻。

周道务微微蹙眉,眼中满是疑惑:

“孟姜,何为包办婚姻?”

李孟姜见他一脸茫然,便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将包办婚姻的含义向他解释了一番,话语间尽是对这种婚姻形式的无奈与感慨。

周道务听完,不禁轻笑出声,那笑声温润如玉,仿佛带着丝丝暖意。

他抬手轻轻拿起毛笔,笔尖蘸了蘸墨汁,而后温柔地在李孟姜的额头轻点了一下,墨痕恰似一朵小巧的墨梅绽放在她光洁的额间。

他目光深情,凝视着李孟姜:“孟姜,我与你情投意合、两情相悦,这又怎会是包办婚姻呢?再者,圣人将我们的婚期定在四年之后的三月初三”

李孟姜仰起下颌,双眸轻挑,神色傲娇,斜睨着周道务,嘴角微微上扬,那神情仿佛在说,这才像话嘛。

紧接着,她秀眉轻蹙,眼中满是好奇:

“听闻南边有六诏,究竟是何情形,快细细讲与我听。”

周道务瞧着李孟姜这副模样,不禁莞尔,摇了摇头,旋即伸手拿起一旁的手帕,动作轻柔得仿若春日微风拂过湖面,小心翼翼地拭去李孟姜脸颊上沾染的墨渍。娓娓地介绍起来

小主,

蒙巂[xī]诏崛起于阳瓜州(现今云南巍山县北及漾濞县中南一带)。

此地山川纵横,峰峦叠嶂,地势奇崛险要,仿若天造地设的天然壁垒,易守难攻。

蒙巂[xī]诏主乃雟[xī]辅首的后裔,自先辈起便世袭阳瓜州刺史之职。

他们凭借先辈积累的深厚威望,加之自身卓越的治理才能,牢牢掌控着这片土地,在当地百姓心中威望极高,使蒙巂[xī]诏于这方水土稳稳扎根,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稳固。 越析诏地处越析州(当今云南宾川县),位居六诏之东。

这里平畴沃野,广袤无垠,交通便利,四通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