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图细腻至极,每一河流、每一条街道都准确无误,它们是反击计划的眼睛,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指引着方向。
而那些华丽的戏服,则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剧团中最擅长针线活的李娘,带领几位心灵手巧的团员,将这些色彩斑斓的戏服拆解重组,巧妙地将它们改制成伪装服。
这些伪装服不仅能够帮助行动人员融入夜色,更能在关键时刻,让战士们如同幽灵般穿梭于敌阵之中,难以被察觉。
终于,那个决定性的夜晚来临。
钱殊沪戏班照常在一家看似普通的剧场内演出,台上是欢声笑语,台下却是暗流涌动。
观众们或许并未察觉,这场演出背后隐藏的巨大秘密。
正当一出讲述忠勇抗敌的折子戏达到高潮时,舞台上的灯光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之中,预先埋伏在剧场各处的抗日武工队迅速换上伪装服,无声无息地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几位演员利用描眉笔中的地图,引导着钱殊的抗日武工队,对日军的几个重要据点发起了精准而猛烈的袭击。
而剧场内,原本用于表演的道具剑、枪杆,此刻也化作了真正的武器,戏班成员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给予敌人措手不及的打击。
正当剧场内外陷入一片混沌,日军指挥官还在困惑于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与莫名的骚乱之时,舞台上那盏象征着希望与勇气的微弱灯光,在一位老艺人的手中悄然亮起。
这光虽小,却如同破晓前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所有人的心房,也指引着武工队和戏班成员们的行动。
钱殊,这位智勇双全的武工队队长、戏班班主,借着微弱的光线,通过手势和眼神迅速分配任务。
他深知,这次行动不仅要打击敌人的士气,更要确保每一位参与者的安全撤退路线畅通无阻。
在他的指挥下,一部分队员悄无声息地穿越了后台,利用复杂的通风管道系统,直插日军司令部的心脏地带,准备执行最为关键的任务——破坏通讯设备和重要文件,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
另一边,几位戏班里的年轻演员,平日里以唱念做打见长,此刻却化身为灵巧的侦察兵,利用剧场复杂的布局,穿梭于各个角落,搜集情报并引导后续部队的进入。
他们利用戏服上的装饰品作为简易的伪装,巧妙避开了日军的巡逻队,每一次成功的规避都像是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只不过这次,没有观众,只有生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