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认识
莫大他们这一代是不幸的,师长罹难,只剩下十几个青年带着一群半大小子苦苦撑守门庭。
常言道落井下石,整个五岳都落了井,下石的人自然大有人在。名门大派没了高手坐镇,混黑道的谁不想上去踩两脚出出气?旁门左道世家散人乃至一众中小门派,谁不想踩在名门大派的头上扬名?曾经的仇人、对手,谁不想一雪前耻?
不说几十年前的五岳,单说如今的崆峒,百多年前就是六大门派之一,一部七伤拳法名贯武林,罕逢敌手。
除了同为六大派的弟子,谁见了崆峒派不绕道?可自从虎落平阳之后,时时都有人上门挑战,因此崆峒不得不封山避战。
可即便封了山,也屡屡有人强行闯山。什么大漠狂刀大败崆峒掌门,什么崆峒长老一招之差惜败藏南狂僧、什么玄波掌技压崆峒拳……崆峒门人被人上门打败的事,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屡见不鲜。
讲究些的还好,打个平手,或故意输个半招,大家面上都好看,各自名声也有了。可一旦有人不讲究,那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只要第一个赢了崆峒的人出现,后面的人若不想居于第一个人之下,只会拼尽全力打出更好的战绩。
更有甚者,杀伤人命,一对一的挑战立马上演成两拨人之间的拼杀。崆峒的前几任掌门都是死于乱斗之中,善终的一个也没有。
幸运的是,百十年来崆峒胜率降下去了,大家也都知道崆峒不行了,因此黑道高手对崆峒不屑一顾,左道强者也以挑战崆峒为耻。也就那些实力眼界都不够的小人物才会借崆峒扬名。
可对于这些人,崆峒只是嫌弃厌恶,却并不畏惧,虎即使剥去了皮肉,余下的虎骨亦有虎威,铮铮硬骨亦不会软上分毫,这也是崆峒能立派至今的原因。
崆峒现任掌门很年轻,和郭天云一个年纪。几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对他精心呵护,不敢懈怠半分。可大部分人对此都不看好,不是年轻人不思进取,更不是年轻人没有天赋,而是一个镇派绝学都失传大半的门派,如果不及时创造或吸收新的东西,一味抱残守缺,只会走向湮灭,最终成为历史的尘埃。
如果林风庭这只小蝴蝶没有出现,没有扇出丝丝微风,没有将微风蕴化成风暴,一切一如原样,五岳的落没是必然的。
或许会像《武林外传》中的那样,不再有镇世的大派,天下黑道横行,杀手遍地,一群只会偷盗的小混混都能比衡山、华山强出数倍。
对衡山弟子来说,山门就是信仰,宗派就是家园,师长兄弟亦与骨肉血亲无异。
师长不在了,师兄就是一家之主。无论外面有什么风雨,房梁不能塌,窗户不能破,门楣更不许倒!
顶门扛梁,堵漏守窗,数百门人散的散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剩下二十几人分守内外。
衡山都这样,恒山更惨,三定如今名满江湖,可为何不是十定二十定?那是因为只剩三定了!
嵩山、泰山稍好些,嵩山有少林在,没多少人敢上去放肆。泰山门人多,也还有几个玉字辈。华山虽然伤筋动骨,但老一辈高手还是剩下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