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分兑换粮食有标准吗?”陈旭提出自己的疑惑。

“这个要看今年生产大队的生产总值和总工分。大概每工分值一毛多点。再按今年粮食的收购价兑换。”

“那也就是说,还是明天买够一年的粮食更划算,对吗?”

“那肯定的,如果我们明天不买够明年一年的粮食,之后向村里买,价格就不是现在的收购价格了,而是要按销售价买了。

不过相对城里也是划算的。城里买定量外的粮食,还要粮票,村里不需要。”

唐瑜和陈旭没有再说话,而是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中。

陈彩莲以为她们是担心钱不够,就补充了一句。

“如果钱不够,也可以预支一部分的工分。只是这个预支也是有额度的。加上补助,明年自留地上再多种些番薯土豆这些,应该也能撑过一年。”

刘兴国听到这话,心里的担忧瞬间减轻了不少。

唐瑜和陈旭更担心的则是这些粗粮该怎么办。

补助的粮食是两分细粮,八分粗粮。唐瑜和张爱华每月33斤粮食,还有五个月补助。陈旭是每月38斤粮食,还有四个月补助。

合计是482斤粮食。按照比例,粗粮有385.6斤。

他们平时大多时候肯定是吃空间里的大米,只有有其他人在的时候,才会吃粗粮。

这接近四百斤的粗粮肯定是吃不完的。

而且更烦恼的是,这只是补助的部分。为了不让人怀疑,他们还要用工分和钱,再买够吃好几个月的粮食。这些粮食肯定也不会全都是细粮,其中大部分也要是粗粮。

这么一算,起码再加四五百斤的粗粮,那就有差不多九百斤的粗粮了。

愁啊,怎样才能将这些粗粮不引人注意的处理掉呢?

他们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黑市了。

这九百斤粮食如果在粮食贩子那里,这些也就是九牛一毛,随便多个一两千斤,也突显不出来。但是在他们个人手里,一下子出这么粮食,即使是在黑市,也有些显眼了。

在唐瑜他们还在考虑时,黄艳红已经将粉条、土豆、萝卜这些配菜按顺序都加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