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划完自留地,村长又绕着这屋子走了一圈。
虽然才刚开始修缮,但这屋子有了主人后,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有了活力,不似之前的暮气沉沉。
不错,不错,村长一遍看着,一边不自觉的点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长真的有把这三个知青娃娃,当成了自家晚辈的感觉,虽然与他们才认识两三天。
也许是那天他们送的那条烟。也许是他们帮忙遮掩自己女儿无意说出的不当话语。也许是这几人身上有其他人少有的鲜活。
他也知道,这些知青都不是心甘情愿到农村来的,但是这三个娃娃就是感觉与其他的知青不同。
他们虽然也不会干农活,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神态,是真实的,是有活力的。
而且对他们农村人,也没有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
总之不知不觉中,村长对三个娃娃的态度,从有些小心思的奉承,变成了真心照顾的晚辈。
所以有些事总是不厌其烦的也要提醒一二。
看屋子修缮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村长也就放心的准备回去了。
“村长叔,我们没有农具,可以从村里借吗?”唐瑜喊住村长。
“嗯,可以的,去村部农具管理那里登记就可以了,但是记得还回去,丢了可是要找你们赔的。”村长说着说着就背着手走了,最后还不忘说一句,“以后就要生活在村子里了,也可以自己备一些了。”
不过说完,也就想起其中两个娃娃家里应该不差,应该不会在这里待太久。
唐瑜腹诽:好吧,狗老板和张爱华投了个好胎,家里有矿,可能过不了几年就可以回城,但自己这种没钱没背景的,大概只能到高考恢复才能回城了,至少这几年都要在这里当农民了,确实是可以准备一些农具。
等等,狗老板爷爷陈青山的自传里,好像写的是1976年,陈青山与张爱华结婚后,张爱华跟着陈青山随军去了,没有回城。
是陈青山退伍后,申请了沪市的岗位,才带着张爱华回沪市的,并不是靠的家里关系。
那张建民呢?好像并没有提及。
不知道为什么,唐瑜的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安。
“想什么呢?”陈旭轻推了唐瑜一下。
唐瑜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有些不明白陈旭干嘛推她。
“走了,我们去借农具了。”说着就往村部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