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突袭

“如果只让冯渊独自去,便是他有心全力作战,奈何他在军中威望不盛,怕是难以服众,故而此战由我亲自去。”

“军帅!兵危战凶,切不可轻易犯险啊!末将等愿代军帅前往讨阵!”

张阳已经算是官复原职了,但是他对杨毅除了感激,还充满了敬佩,再加上杨毅又是郡马和监军的身份,便仍旧以属下相称,实际上按照皇命,监军也只是他的搭档而已。

他见杨毅如此舍生忘死,不由极力劝阻,在他心中还残留着被烈阳军惨败的阴影,下意识觉得敌人强大到难以战胜。

“冀川侯将这份信任交给了杨某,杨某自当将他的士卒当做自己的亲人一般,怎能厚此薄彼?再说,没有经过训练的旗军,作战起来不得章法,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继组,我不在的时候,你抓紧时间,将我的‘家传绝学’传授下去,最多只有三日,我便要初见成效,否则,后面遇到了‘高手’,我们怕是只有成为待宰的羔羊。”

他所说的正是可以造成一定真伤的“六合套”,这些低级武学对于这些士卒来说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学会。

“末将领命!”

郑继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之所以很早的时候,就被杨毅委以重任,除了他为人冷静,素有谋略之外,更是因为在长期的作战当中,杨毅发现了他在“练兵”一道上极有天赋。

徐世忠更擅长临敌作战,布置战阵,但是在教习士卒,从个人成长上突破自我这一点来说,郑继祖的才能算得上是独树一帜,这大概与他在流放之前就担任过武馆教习有关。

小主,

已经修习了“武穆遗书”的杨毅非常清楚,临敌作战固然重要,但是一支军队的根本,还是每一名士卒个体的战力成长。

半刻时间一到,杨毅便骑上“烈焰龙驹”,带着“墨羽营”七千精骑出了杏山战线,从这里一直到皇都,是近两百多里的近郊平原,一眼瞧去,土地肥沃,绿草茵茵,毫无遮拦,如同北疆戎狄的天然牧场,是他们最适合释放战斗力的地形。

自高祖帝北征回来到遇刺的短暂时期里,因为京州粮价上涨,这里原本是打算用作屯田的区域,用来制衡与勋贵勾结的粮商,故而将附近的居民全部迁移走了。

随后又在徐永的建议下,经过数年开垦,翻新土质,累积田肥,已经成了一片沃土,若不是高祖帝遇刺而亡,这里本该是一片片丰收的良田才对。

随着杨毅的行军速度越来越快,远远的便瞧见烟尘滚滚,果然是有着大批军队向着这边奔袭。

“军帅,敌人人数并不多,约有三四千人,是狄伦族的‘飓风狼骑’,我们的速度很快,再有百息时间,便要撞在一起,若要全歼了他们,便需要散开阵形兜过去。”

徐世忠在北疆作战多年,长期在战场第一线与各类戎狄战兵交手,懂得一手观敌之术,只从他们扬起的烟尘上看,便能得知他们的人数和兵种。

“不用,我们只管冲杀,冯渊会为我们封住他们的退路!”

杨毅眼中的杀机顿闪,他想起了惨死的“卢一舟”,这些人都是追踪他而来,如此兴师动众,便是怕卢一舟找机会逃出了京洲地界,向其他州府求援。

如此想便是心中一宽,说明皇都虽然被围,但是烈阳帝国并没有短时间内攻破皇京的把握,所以需要封锁消息,积蓄力量。

杨毅虽然历经大小近百战,但还是头一次以多数兵力与敌人展开野战,尽管他只是带着一支“杂牌兵”,但是这支强军的战力可以说是整个大乾独一份的。

而且杨毅深知可以通过实战的磨合,将这支军队里潜在的力量激发出来,那绝对不止是光环表现出来的那点效果。

杨毅抽出“丈二明阳槊”,横槊在手,没有任何啰嗦,率先加速,一头往敌群之中撞了过去,便遇到了敌军主将,来自狄伦族的新贵“格尔术”。

格尔术作为古克莫罕手下倚为重用的大将,这一次在围困皇都的作战中,只能充当外围,但他却没有任何怨言,实在是这一次古烈满都拉的布置太强大了,以他的战力,根本进不了核心团队。

若不是古克莫罕挂着三王子的名号,怕是也根本安排不了重点防卫区域,也不只是命运使然,还是有其他羁绊,古克莫罕部这次封锁的区域就是京州西线,第一时间就会遭遇杨毅。

虽然古克莫罕拿下了整个河洲,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势力就能因此迅速膨胀,手上可用兵马也不过七八万人,主要是在北疆一役,他的族兵差点被杨毅打残,还失去了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