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冯育材的被投抉择

在展会期间,冯育材周旋于数位背景迥异、怀揣投资热忱的企业代表人之间,历经一轮又一轮细致比对与深入磋商。

起初,冯育材与京邮大学这一所声名远扬的高校有了接触,高校给出的投资规划,紧紧围绕学术研究合作展开,因而资金也基本都指定用于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项目。

对方提供的合同里明确规定,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学术交流以及后续理论层面的探究。从学术角度看,这无疑能为数据库软件筑牢理论根基,让其在技术深度上更上一层楼。

但冯育材心里明白,学术成果转化为能在市场上快速流通、创造效益的产品,耗时往往较长,在不久之后竞争就会白热化的市场环境里,大梦数据库一旦错过最佳推广时机,很可能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这般顾虑之下,冯育材忍痛拒绝了高校伸出的橄榄枝。

紧接着,魔都电气集团这家颇具规模的国有企业向冯育材表达了浓厚兴趣,他们拟定的投资方案,重心落在大规模生产与广泛营销上。

他们计划先在自家复杂多元的业务运营体系里引入这款数据库软件,待验证其成效后,再凭借自身在国有单位体系内的影响力,向其他国有单位推广。

这本是一条看似不错的商业化路径,可国有企业投资附带的严格行政程序,从项目审批到资金拨付,流程冗长复杂,决策周期也相对漫长,不仅如此,国有企业还提出,要在产品后续的发展方向上掌握较大话语权。

冯育材知道这极有可能让产品偏离自己最初构思的创新设想,权衡再三之后,他没接受对方的投资邀约。

一家军工企业也瞅准时机,参与到这场投资角逐中,军工企业的投资诉求很清楚,希望将数据库软件运用到军事相关信息系统里。

不得不说,军工企业给出的投资金额相当诱人,可与之对应的安全和保密要求,近乎严苛到极致。软件开发全程,得接受一轮又一轮密集的安全检查,各种限制条款层层叠加。软件还必须契合一套极为严格、专门针对军事用途的特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