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发展壮大的项目组

它与网桥相比,多了一个交换矩阵电路,所以就算是港岛那边的网桥制造商也没有办法立即量产。

不过由于电子大楼现有的网络设计采用的是分为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层的星状拓扑结构。

核心层选用的是所有设备中计算性能最强的小型机服务器,接入层使用集线器,汇聚层则采用以太网交换机。

目前整个网络对以太网交换机的需求有限,所以可以逐步进行生产。

此前,陈志斌听闻秦奕这边研发出了以太网交换机,还想着利用自己程控交换机工厂的生产线,顺带实现以太网交换机的量产。

秦奕听闻后,当即笑着向陈志斌科普了两者的区别。

在工作原理上,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主要依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会仔细检查帧中的源 MAC 地址和目的 MAC 地址,然后依据自身学习生成的 MAC 地址表,将数据帧从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完成数据的交换与传输。

电话程控交换机则是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来控制电话呼叫的处理和交换。当用户拨打号码时,程控交换机根据用户所拨号码以及系统的配置信息,建立通话电路,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语音信号的传输和交换。

基于这个区别,两者的硬件电路设计上基本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所以生产线基本没有可以共用的地方。

接着秦奕又从应用场景,数据格式与协议,功能特点、端口类型等方面说明了两者的区别,可以说,除了 “交换” 二字相同,以太网交换机和电话程控交换机在其他方面几乎毫无关联。

确认了网络设备的相关事宜后,计算机网络这一阶段的工作也基本完成,只等后续电子大楼全面建成,便可正式搭建计算机网络并投入使用。

此后的日子里,秦奕之前招聘的员工陆续入职,他根据各个团队的需求,合理地进行了人员分配。

目前项目组共有二十五位研发人员,其中许莉和曲静怡仅参与部分 “鸿蒙” 项目的问题修复工作,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人员招聘和办公环境建设之中。

剩余的二十三人里,求博军带领的 “灵犀” 团队有七人,方文带领的 “鸿蒙” 团队加上许莉和曲静怡共六人,另外三人分别是黎春寒、王志栋以及新入职的贾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