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围绕机场运行控制中心的运维与应急体系

吴松英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浓厚兴趣,示意秦奕继续。

秦奕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勾勒运维与应急体系的大致框架。

“基于机场运行控制中心的特性和实际需求,运维与应急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搭建一套 7×24 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控系统。”

秦奕边说边在白板上绘制,“这个系统不仅要监测机场的核心设备与关键系统,还需对跑道、滑行道、灯光系统、登机桥等物理设施,以及航班保障进度、旅客流量、气象条件等运行数据,进行全方位监测,确保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被察觉。”

吴松英微微皱眉,提出疑问:“跑道、滑行道这些东西的状态监控,现在可没有什么好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我们现在是打算组织一批人去定期巡检相关设施的,而且设备故障也只能依赖地勤人员现场反馈。”

秦奕笑了笑:“没有问题的,运维体系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建设的体系,一开始没有传感器数据,那就只记录事故的出现就可以,方便后续复盘,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便捷的设备,我们到时候再将相应的传感器纳入系统里面即可。”

“最关键的地方是要先建立好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后面的细节慢慢填充即可。”

吴松英想了想回应道:“确实是这个理,而且本身事故就是需要记录的,这个倒也不会对巡检人员造成太大的工作负担,反而尽早数字化这些事故报告后续会更方便优化。”

“是的。”秦奕接着说道,“只要有了数据,我们运维体系就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判断后续如何改善运维体系,数据驱动也是信息化系统的一大价值体现。”

“而后续随着相关的传感器逐渐丰富了之后,我们可以提前设定好各指标的正常阈值,一旦数据超出阈值,系统就立即触发预警机制,这比人工可就要可靠不少。”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预测性维护技术,分析设备的历史数据,预测故障发生概率,提前安排维修,同时为不同场景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说完,秦奕在白板上写下 “应急预案分级分类”。

他说道:“除运维监控这种预防性的处理之外,我们还得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为应对不同严重程度和类型的突发事件,我们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分层设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