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漂亮国的惯用措施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漂亮国对瀛国的贸易逆差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到 1985 年,这一逆差飙升至 460 亿美元,其中半导体、汽车以及电子产品领域是逆差的主要来源。

这时候瀛国半导体行业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市场占有率高达 50%,汽车产业也凭借高效的生产模式和优质的产品,大量涌入漂亮国市场,冲击着漂亮国本土汽车产业。漂亮国政府认定,瀛国半导体和汽车产业的迅猛崛起,严重威胁到自身的技术霸权与经济安全。

正巧此时世界政治格局处于漂苏冷战时期,漂亮国处于漂方阵营核心位置,诸多国家在军事安全上依赖漂亮国的庇护。

1985 年 9 月 22 日,漂亮国利用这一特殊背景,联合瀛国、联邦德意志、法兰国和不列颠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了《广店协议》。

该协议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引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进而解决漂亮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在协议谈判过程中,各国都做出了一定让步,其中瀛国做出了相对更大的妥协。

瀛国承诺进一步对外国商品和服务开放本国市场,推行强有力的监管松绑政策,充分激发私营部门的活力,在日元汇率方面执行灵活的货币政策,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和日元汇率自由化。

一系列举措实施后,短短一年时间,美元兑日元汇率从 1 比 250 急剧下滑到 1 比 200。日元大幅升值,致使瀛国贸易顺差收窄,出口额下降了 20%,经济增长随之受到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广店协议》一开始并未真正打击到其半导体产业,日元升值反而倒逼瀛国企业转型,转向生产半导体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瀛国政府也借此契机推动技术升级。

但后来,瀛国政府选择扶持房地产行业,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

这一决策为海外机构投资者创造了双重获利机会,他们既能赚取日元升值带来的利润,又能获取瀛国房价上涨的收益,并在房地产市场崩盘前成功抽身,瀛国国内居民则深受其害,经济也陷入长达十多年的衰退期。

反观同样签署了《广店协议》的联邦德意志,在面对货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受挫时,选择坚定不移地投入科技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