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你们知道有种病吗

许灼这一手,以工农并行发展为核心,使其模块化,又根据模块化融入如今主流思想,再加以改变便于管理,条条框框,各种制度,做得异常完善,就连胡英这种地区一级的党委,眼界阅历能力都无法进行挑剔。

更加出乎胡英意料的,还是许灼接下来回答的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谁都能处理,处理结果非黑即白。

关键是处理流程。

许灼给的架构很简单,每个问题都有对应处理的部门,部门要怎么处理,要怎么审批,他都讲得很清楚。

基层个人问题都是小问题,按理说是下级部门处理即可。

事实上当问题蔓延到群众,形成集体问题时,就是大问题。

这就得经过相对应部门进行人数统计后,将问题提交给部门书记,由部门书记进行分级后,再交予事件等级对应的领导进行处理。

如果等级太高,则交由委员会商讨出方案。

由轮值委员长把处理提议交给村委书记。

村委书记这里要是没法直接处理,会让秘书会进行商讨。

要是提议可以行就通过,不行就给出理由打回委员会重做。

另外,村委书记的提议,也要下发给委员会进行商议。

这就是对书记权力过大过于集中,可能导致错误的一个补丁。

委员会分委员,轮值委员长,候补委员三种。

因为人事部门会对委员会成员进行“考核”,提案屡次被打回的,就是提案不行的,到时候会被下放到各个部门去任职,或者下放到底层历练。

至于候补委员,没有直接参与的权力,相当于是委员助理。

这制度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可以说非常完善。

只是实践起来稍微有些大问题。

比方说,天授村双桥巷双一队,人才济济,一个村好几个高级干部都是双一队出的,再看双三队,也就一个生产队长严大海算干部,可谓人才凋零,那最后进行权力分派时,这个村是不是就没话语权了?

这对吗?

这当然不对。

只是许灼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谁叫严大海经常来他这里混脸熟。

这人还是挺贼的。

所以解决方法也早就给了。

那就是根据全村产值,来评估每个生产队,形成贫,中,富三个层次,由富的生产队,负责带着贫的生产队干活,进行对点帮扶。

帮扶的话,这个出手帮扶的生产队权力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