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老娘成功被她转移了话题,“夏家可是皇商,京城中也算数得着的大户人家,你又没正经读过书,人家岂会要你?”
打击完三姐,她又说:“我家的女孩也是精心养着的,何必去给夏家姑娘做劳什子夫子,我可听说那姑娘不是个好缠的人,你可当心被她欺负了。”
“这种消息妈是从哪听说的?她家下人传出来的?”
三姐在外行走也没听说过夏家小姐的消息,顶多知道桂花夏家当家的老爷没了,唯有奶奶带着姑娘过活。
尤老娘支支吾吾,说不出消息来源,反被三姐抓住,劝她再别说外人闲事。
从家中脱身出来,三姐倒真去了夏家的铺子,向掌柜自荐说要当姑娘的先生,也是撞一撞运气,再看她家如何行事。若是行商严谨,来做个账房或是镖师也可。
三姐出门打工,旁人见是个女子,总要冷待一二,再有胆子大了,调笑之语也不少,此次登门她也做好了心里准备,不料那掌柜看了她一眼,竟然客客气气请她坐下,又道:“稍等。”
他自去了内堂,三姐坐了不一会,便见帘子后转出一位富贵夫人,几个丫鬟并掌柜的跟在身后。
三姐便猜这位就是夏家的当家奶奶,也就知道这位掌柜为何丝毫没有怠慢,她一边感叹自己的好运气,一边福身道:“太太好。”
夏太太见是这么个干练标志的美人,心里先满意了几分,道:“我才说要给女儿找个师父教些东西,可巧你知道了,不然这等品貌我何处寻去。”
三姐便谦虚几句,同她来到后堂,先说了姓方,又向夏太太介绍自己学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乃至律法契约的成果,甚至当场写了一副字给她看。
夏太太没想到竟是这么个实诚人,笑道:“方姑娘,你的学识我知道了,比我那孽障强上百倍不止。你如此出色,想必家中父母都以你为傲,看你年纪,只是不知是否定了人家呢?”
三姐打扮简洁又朴素,但仍能看出来是个未嫁的姑娘。
她听夏太太这样问,便知是在打听她的出身家世了,或许夏太太为女儿找师傅,学艺要放到后面,结交人脉才是第一要务?
三姐不敢肯定夏太太是否知道自己,又是否听说了那些艳事,含混道:“太太客气了,我才疏学浅,岂能与令千金相比。”不等夏太太多说什么,她接着道:“说来我也算不务正业,因羡慕江湖侠客,请托了人,拜了神武将军麾下一位亲兵为师,跟随他家的姑娘学武,有所小成;又曾在一家布庄做账房,粗粗理了往前三五年的帐,无一错漏。”
三姐自夸丝毫不脸红,古语有言扬长避短,只要她没说谎就行。
夏太太听她这么说也起了兴趣,仔细的询问了她在布庄做事的情况,见她回答得头头是道,果真十分有经商的天赋,又观察她举止妥当,心中已有定下来的意思。便令人上了新茶,与三姐聊起夏家最负盛名的桂花生意。
三姐顺着话头,从桂花种植运输贩卖方面浅谈了几句,又跟着夏太太的话说:“这生意做得大,旁人自然眼红,如由也去种花拿来卖的还好,只怕有些小人眼红使阴招,不可胜妨,太太操心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