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茄身边站着两个小女娃,一个七八岁,另一个跟紫茄差不多大,这是李敬文的妹妹李慕琴和李慕棋,也高兴地招呼她们。
顿时女娃们就凑到一块去了,说不完的新鲜话和稀奇事,稚嫩清音如同莺啼燕鸣,又都穿得花红柳绿,在田野间尤显耀目。
一时船靠岸,众人都去抢着装菱角,小葱则盯上了岸边葱郁的篙瓜(即茭白),只不敢下去掰。虽然池塘水位落了不少,但篙瓜丛下还是有水的。
板栗见妹妹想掰篙瓜,忙三两下蹬掉鞋子,去了布袜,卷起裤腿,一边下水,一边道:“他们怕是没空来掰篙瓜了,把这几亩塘的菱角和莲蓬都摘完,得费不少工夫。还是我来掰吧!”
小葱忙嘱咐他小心,莫要被水底的枯枝和老菱角扎了脚。
板栗冲妹妹咧嘴笑道:“这塘年年清塘泥,哪有那些东西。”
说着就用手扒开长长的篙瓜草,弯下腰专找那下面膨大粗壮的植株,即抽出篙瓜笋茎了。剥去外面几层叶子,跟掰笋似的,轻轻一扯就提了上来。
上面依旧是青绿的长叶子,下部笋肉青白莹嫩,跟水竹笋似的。
板栗连掰了四五根,并在一块,将长长的篙瓜叶一束,挽起来打了个结,然后一嘟噜都递给小葱。
小葱接过去,沉甸甸的压手,觉得十分水嫩,遂开心地说道:“这一小块地方就掰了这么多,绕着塘一转,不得掰两百斤?我喊人来帮你吧。”
就见冬子赤脚跑过来道:“板栗少爷,我来帮你。”
他是跟板栗的小厮,十二岁了。原名叫狗儿,因葫芦小厮叫春子,板栗就帮他改名叫冬子。小娃儿十分欢喜,觉得比原名文雅多了。
接着李敬文和刘井儿也下去了。
四个人掰起来就快多了,挨着池塘边沿往前搜,那边葫芦和黄瓜则又撑着船去摘菱角。
求推荐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