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姚崇宋璟定乾坤

武周天工谱 鲈鱼美 6047 字 7小时前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终于迎来了唐睿宗李旦登基。李旦即位后,朝堂之上百废待兴,各方势力也在暗中重新布局。林澈因在之前的诸多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一品大将军,赐爵国公;太平公主则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掌管朝中大权。然而,这看似荣耀的背后,实则隐藏着重重危机。

此时的朝堂,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实则暗流涌动。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亲信,她的势力逐渐膨胀,对朝政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强。而李隆基身为太子,心怀大志,他渴望真正掌握皇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这使得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林澈夹在两人之间,心中十分为难。他深知两人都是他所看重的人,他不想看到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于是多次从中调解,希望他们能以大唐的利益为重,携手共进。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几位谋士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强边防防御,以防吐蕃再次来犯。突然,下人来报,说太平公主派人前来,有要事相商。林澈心中一动,连忙放下手中事务,迎接来人。来人见到林澈,恭敬地呈上一封书信,说道:“林将军,公主请您务必过目此信,看完后即刻前往公主府商议要事。”林澈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信中所言,竟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太平公主打算在朝中进一步安插自己的势力,以制衡李隆基。林澈深知,这样下去,朝堂必将陷入混乱,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将受到威胁。

林澈不敢耽搁,立刻前往公主府。一进府门,便看到太平公主满脸怒容地坐在厅中。见到林澈,太平公主立刻起身迎上前去,说道:“林郎,你可算来了。如今李隆基那小子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他在朝堂上拉拢势力,意图削弱我的权力。我怎能坐视不管?”林澈看着太平公主,心中无奈,他轻轻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我理解你的担忧,但如今大唐刚刚经历动荡,急需稳定。你与隆基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若因此起了纷争,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我们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啊。”

太平公主冷哼一声,说道:“以大局为重?他李隆基眼里哪有什么大局?他就是想独揽大权,把我这个姑姑踩在脚下。”林澈见太平公主情绪激动,只好耐心劝解:“公主,隆基年轻气盛,或许有些做法让你不满,但他也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我们何不想办法引导他,让他明白你的苦心,共同为大唐效力呢?”太平公主听了林澈的话,沉默片刻,说道:“林郎,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是为了大唐。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认真地说道:“公主,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如今,我们更应该顾全大局。我听说姚崇和宋璟两位大人皆是有才有德之士,他们对朝堂局势有着深刻的见解,或许我们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太平公主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姚崇和宋璟?我倒是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只是不知他们是否真有如此本事。”林澈说道:“公主不妨召他们前来,与他们商议一番,便知真假。”太平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就依你所言。我这就派人去请他们。”

不多时,姚崇和宋璟来到了公主府。两人见到林澈和太平公主,连忙行礼。太平公主看着他们,说道:“二位大人请坐。今日请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对如今朝堂局势的看法。如今我与隆基之间有些分歧,你们认为该如何解决?”姚崇看了看宋璟,然后说道:“公主,太子与您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只是立场不同。如今大唐初定,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堂,发展国力。太子年轻有为,心怀大志,公主您也是朝中栋梁,威望极高。若你们能携手合作,共同辅佐陛下,大唐必将繁荣昌盛。”

宋璟也点头说道:“姚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公主与太子若能放下成见,相互扶持,必能让大唐走上正轨。”太平公主听了他们的话,心中有所触动,但仍有些疑虑:“话虽如此,但李隆基如今对我的态度,让我难以安心。我怎能保证他日后不会对我不利?”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我相信隆基不会做出忘恩负义之事。他深知您为大唐所做的一切,只要我们能好好沟通,一定能消除误会。”姚崇接着说道:“公主,您不妨与太子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表明您的立场和想法,也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或许能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太平公主沉思良久,最终说道:“好吧,我就听你们一次。林郎,你陪我去见隆基吧。”林澈点头道:“好,公主。”

于是,林澈陪着太平公主来到了太子府。李隆基见到他们,心中有些惊讶,但还是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太平公主看着李隆基,说道:“隆基,今日我与林郎前来,是想与你好好谈一谈。如今朝堂之上,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我不想看到大唐因为我们而陷入混乱,你我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不如放下成见,携手合作,你意下如何?”李隆基听了太平公主的话,心中有些感动,他连忙说道:“姑姑,您能这么说,我很开心。之前是我有些急躁了,还望姑姑谅解。我一直都很敬重您,也希望能与您共同辅佐父皇,让大唐繁荣昌盛。”

林澈见两人态度有所缓和,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他说道:“太好了,公主和隆基能这样想,真是大唐之福。如今我们应该齐心协力,为朝堂的稳定和大唐的发展出谋划策。”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点头表示赞同。

此后,在林澈的调解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他们开始共同商议朝堂之事,携手处理政务。姚崇和宋璟也在林澈的推荐下,得到了重用。他们在朝堂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选拔贤能,打击腐败,使得朝堂风气焕然一新。

在军事方面,林澈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对军队进行了改革。他改进了武器装备,引入了新的训练方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加强了边防防御,在边关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和堡垒,布置了严密的防线,使得吐蕃等外敌不敢轻易来犯。

在经济方面,林澈与太平公主、李隆基商议后,决定推行一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他们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促进商业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大唐的经济也开始复苏。

然而,就在朝堂逐渐走向正轨的时候,一个新的危机悄然降临。武氏残余势力虽在之前的多次打击下元气大伤,但仍有一些顽固分子在暗中活动。他们得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曾有矛盾,便想趁机挑拨离间,再次引发朝堂动荡。

这日,林澈正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突然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呈上一份奏折,说道:“陛下,臣近日听闻,太子与太平公主之间表面上看似和睦,实则暗中争斗不断。太子意图削弱公主的势力,而公主也在谋划着如何打压太子。如此下去,朝堂必将陷入混乱,还望陛下明察。”李旦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他看向林澈,问道:“林爱卿,此事你可知晓?”林澈心中明白,这肯定是武氏残余势力在背后搞鬼,他连忙说道:“陛下,臣可以担保,太子与公主之间已经化解了矛盾,他们如今正携手为大唐的发展努力。这份奏折所言,定是有人故意造谣,企图扰乱朝堂。”

太平公主也站出来说道:“父皇,林郎所言极是。我与隆基已经达成共识,我们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怎会暗中争斗?这分明是有人想陷害我们。”李隆基也说道:“父皇,儿臣一心辅佐您,与姑姑共同为大唐效力,绝无二心。还请父皇不要轻信这些谣言。”

李旦听了他们的话,心中的疑虑稍稍消除,但仍说道:“此事不可掉以轻心。如今朝堂初定,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大乱。你们三人务必谨慎行事,不要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林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退朝后,林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聚在一起,商讨应对之策。林澈说道:“看来武氏残余势力还不死心,他们肯定还会有后续动作。我们必须加强防范,同时找出这些谣言的源头,将他们一网打尽。”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说得对。我会利用我在宫中的人脉,暗中调查此事。隆基,你在朝堂上也要多加留意,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告诉我。”李隆基说道:“好的,姑姑。我也会加强身边的护卫,以防有人暗中行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密切关注着朝堂的动静。太平公主的眼线在宫中四处打听消息,终于发现了一些线索。原来,这些谣言是由一个名叫王福的官员散布的,而这个王福正是武三思的旧部。林澈得知消息后,立刻决定采取行动。

他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了王福的府邸。王福见到林澈,心中大惊失色,但仍强装镇定地说道:“林将军,您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林澈冷冷地看着他,说道:“王福,你还装什么糊涂?你散布谣言,企图扰乱朝堂,挑拨太子与公主之间的关系,该当何罪?”王福脸色苍白,狡辩道:“林将军,您可不要冤枉我。我从未散布过什么谣言。”林澈冷哼一声,说道:“你还敢嘴硬?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士兵们一拥而上,将王福抓住。

在林澈的审问下,王福终于交代了实情。原来,武氏残余势力得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曾有矛盾,便指使他散布谣言,企图引发他们之间的争斗,以便自己趁机东山再起。林澈得知幕后主使后,立刻将消息告知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

太平公主听后,怒不可遏,说道:“这些武氏余孽,真是贼心不死!林郎,我们绝不能放过他们。”李隆基也说道:“姑姑,林将军,这次一定要将他们彻底铲除,以绝后患。”林澈点头道:“好,我们立刻行动。我已经掌握了他们的一些藏身之处,我们可以兵分几路,同时出击,将他们一网打尽。”

于是,林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各自带领一队士兵,按照计划对武氏残余势力的藏身之处进行了突袭。武氏残余势力没想到林澈等人会这么快找到他们,顿时慌乱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林澈等人成功地将武氏残余势力的主要成员全部抓获。

这场危机被成功化解后,朝堂上的局势更加稳定。林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威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唐的国力日益增强,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终于迎来了唐睿宗李旦登基。李旦即位后,朝堂之上百废待兴,各方势力也在暗中重新布局。林澈因在之前的诸多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一品大将军,赐爵国公;太平公主则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掌管朝中大权。然而,这看似荣耀的背后,实则隐藏着重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