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东西后,院长轻轻摸了摸小六的头,说道:“走,我带你去教室看看。”两人沿着楼梯来到二楼,楼道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气息。院长在一间教室前停下,推开门,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黑板擦得一尘不染,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光。
“这就是你以后上课的地方啦,”院长一边说着,一边领着小六走进教室,“这里的老师都很和蔼,同学们也都很友好,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都能问。”小六走进教室,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他慢慢地走到一张空桌子前,伸手摸了摸桌面,感受着这即将陪伴自己学习生活的新物件。此时,窗外的树枝上,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也在欢迎小六的到来。
小六刚踏入教室,朗朗书声便传入耳中。讲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正站得笔直,虽已年迈,脊背却挺得如松柏一般。她的脸上布满岁月雕琢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里,藏着的是生活的沉淀与智慧的光芒。
她的声音带着岁月独有的沙哑,却又饱含着深情,正吟诵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讲台上的她,周身仿佛散发着一种别样的光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带着对诗词深深的热爱。
教室里坐着总共八个学生,年龄和小六差不多大。他们坐在整齐排列的课桌椅上,身体随着诗句的节奏轻轻晃动,脑袋也跟着有韵律地摇摆,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朗诵。他们的声音清脆稚嫩,充满了朝气,和老婆婆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教室里形成了一曲奇妙的乐章。
有的孩子眼睛紧紧盯着书本,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有的孩子则微微仰起头,似乎在透过诗句,想象着那片生机勃勃的草原;还有的孩子一边朗诵,一边不自觉地用手打着节拍,沉浸在这美妙的诗词世界里。小六站在教室门口,一时竟有些看呆了,直到院长轻轻推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带着些许紧张与期待,缓缓走向一个空座位。
午后的阳光肆意地洒在村子的街巷,程涛和凯峰却置身于一间略显昏暗的棋牌室中。牌桌上,麻将碰撞的“哗啦”声不绝于耳,缭绕的烟雾在昏黄灯光下肆意弥漫,混合着嘈杂的谈笑声,让整个空间都透着一股市井的烟火气。
小主,
程涛手里随意捏着几张麻将牌,眉头拧成了个死结,满脸的不悦,抬眼狠狠瞪了一眼对面的凯峰,压低声音却难掩怒火:“你搞什么?不是说好了在村子里查找孤儿失踪的线索吗?怎么跑这棋牌室偷懒来了?小六可是一个人在孤儿院,奋战在危险的第一线啊!”
凯峰不紧不慢地摸起一张牌,嘴角挂着一抹神秘莫测的笑,手指轻轻摩挲着牌面,“碰!”他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将牌重重地拍在桌上,这才不慌不忙地看向程涛,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哎,你可别误会,我这可不是偷懒。你要知道,这牌桌上,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可全都有,这里就是个绝佳的情报站。你呀,得有点耐心,别急嘛。”说着,他又熟练地从牌堆里摸起一张牌,神色悠然,仿佛对眼前的局势胸有成竹。
程涛虽满心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继续打着牌。他一边出牌,一边装作不经意地向身边的人打听:“各位,你们有没有听说这附近有孩子失踪的事儿啊?”他的眼神里透着一丝急切,不放过任何一个人的表情变化。
这时,坐在一旁的一位富婆,肥头大耳的,嘴角那颗醒目的痦子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动。她一听这话,立刻撇了撇嘴,满脸不耐烦,带着火气说道:“我家里那位,天天跟我玩失踪,也不知道在外面搞些什么,这算不算啊?”说罢,她重重地将手中的牌摔在桌上,脸上的肥肉都跟着抖了抖。
紧接着,一个黝黑黝黑、精瘦精瘦的小老头也开了口。他放下手中的牌,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回忆道:“我小时候啊,也曾离家出走过,那时候年轻气盛,觉得外面的世界精彩,结果跑出去没几天就饿坏了,没办法,自己又灰溜溜地回来了。”
程涛听着这些回答,心里一阵失落。他抬眼看向凯峰,只见凯峰依旧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不紧不慢地摸牌、出牌,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程涛看着凯峰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心里愈发不是滋味,暗暗想着:“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悠哉游哉的,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把找线索的事儿放在心上。”但他也只能强忍着不满,继续在这牌局中周旋,期待能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聊里,找到一丝关于孤儿失踪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