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雪沉吟片刻,脑海里迅速梳理着这门亲事可能带来的利弊。
一旁的安阳公主静静地看着她,似乎在等她拿主意,冬荷站在林清雪身后,垂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二弟妹,”林清雪开口,“虽说这琳琅姑娘各方面都不错,可她母亲这态度,还有背后那些盘算,不得不让人顾虑,怀远是护国公府的长子长孙,他的婚事,关系着整个家族的未来。”
琳郡主赞同地点点头:“嫂子所言极是,我也担心,若是琳琅嫁过来,我嫂子借着她的名义,无休止地给护国公府施压,那可就麻烦了。”
安阳公主放下茶盏,缓缓说道:“要不这样,找个机会,让怀远和琳琅见上一面,孩子们自己要是互相喜欢,咱们再从长计议;要是两人没感觉,那这事儿也就有了推脱的理由。”
林清雪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不错:“母亲这办法好,不过见面的地点和方式得好好琢磨,不能让安王府那边察觉出咱们的意图。”
琳郡主眼珠子一转,提议道:“十月份,筱雅成亲,我娘家嫂子肯定会带着琳琅一起去,到时候怀远也会回来背筱雅出门子,我想办法让两人见上一见看看。”
“这事不能传出去,如果两个小的看对眼了,琳琅那个小姑娘那边,老二媳妇,你去找你娘谈一下,可别让她被你嫂子牵着鼻子走。”
安阳公主语气十分严肃,大孙子的婚事绝对不能出岔子,要不然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
“知道了,母亲,儿媳会的,”琳郡主笑着应了下来,孰轻孰重她还是分的清的,一个娘家嫂子可比不上她两个儿子的未来。
“行了,先这样吧!老大媳妇,你忙你的去吧!”安阳公主知道林清雪事多很多,她今天能过来也是给了她几分薄面,要不然她哪里抽得出时间。
“是,母亲,那儿媳就先下去了,您有事让婢女们去轩雪苑唤我,”林清雪点点头,放下茶杯,朝着安阳公主福了福身,又冲琳郡主点点头,便带着婢女离开了。
没过几天,琳郡主就回了趟娘家,找她娘亲安王妃说了琳琅和连氏的事。
母女俩怎么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这次谈了后,安王妃把安王世子夫妻俩叫过去骂了一顿。
紧接着,安王妃便把赵琳琅和连氏隔开了,不再让这对母女俩见面。
赵琳琅本就是安王妃亲自带大,她和亲生父母感情淡薄,安王世子还好,父女俩有那么几分情面。
可是,赵琳琅对安王世子妃就很烦恼了,她并不蠢,自己为什么会在祖母身边长大,谁真心对她,谁是利用她的,她自是一清二楚。
从小到大没少听下人们说起府里八卦的赵琳琅,实在是对连氏亲近不起来,只是她到底是她亲生母亲,一个孝字压的她使不出手段来。
好在,局面很快就扭转了,安王妃亲自出马镇压了连氏,让赵琳琅也是有了喘气的机会。
赵琳琅很快就想明白了,护国公府那边不是不满意她,而是不满意她有这么一个娘亲。
想通这点后,赵琳琅也就明白了整个皇城只有护国公府才能护住她,那个顾怀远也许就是她唯一的良配。
如果不嫁给顾怀远,她就会被连氏随意许给一个可以为她带来利益的男人,不拘那个人是什么身份,多大年龄,和她是否合适。
赵琳琅不蠢,想到这点,她就知道这是自己唯一可以摆脱安王府,摆脱连氏的机会。
所以,在安王妃找她谈话的时候,赵琳琅没有一丝隐瞒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安王妃。
护国公府那边,随着顾筱雅婚期在即,府里变得忙碌了起来。
顾瑾轩早就安排了木匠打造顾筱雅陪嫁的家具,有床、箱子、桌椅板凳、木桶、木盆等,都是用上好的木头做的。
而林清雪就找绣娘和顾筱雅做了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准备了四套衣服和鞋袜,也都是用上好的布匹绸缎做的。
至于,林清雪上次在私库里找出来的云锦和香云纱等,她放在了嫁妆里面。
还有各种瓷器,有碗筷、碟子、茶杯、花瓶等各种器皿。
各种首饰就更加不用说了,安阳公主和琳郡主就从她们的私库里挑了上好的头面、珠串、耳环、戒指、簪子等,金银玉饰都有。
顾筱雅和太子长子的大婚,万众瞩目,顾怀远早早的就送了折子给皇帝要回来参加婚宴,他还得背着顾筱雅出门子呢!
十月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顾筱雅的婚期如期而至,护国公府张灯结彩,红色的绸幔在微风中飘动,府内处处弥漫着喜庆的味道。
顾怀远身着靛蓝锦袍,身姿挺拔,早早就在内院等候,准备背妹妹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