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外,李昭看着那个脸色有些白,声音很细,浑身藏在黑袍里的……男人。
或许可以这么说。
“殿下,接旨吧。”
黑袍下的那位伸出手来,将一张黄纸递给李昭。
李昭看着那张黄纸,沉默了很久,始终没有伸出手去接,他只是看着眼前黑袍里的那个人。
眼见眼前的这位太子殿下没有伸手,那人倒也不恼,只是轻声说道:“殿下,该接旨了。”
李昭问道:“旨意是什么?”
黑袍人说道:“奴婢不过是个奴婢,怎么会知道旨意?”
李昭则是对这个说法则是显然不相信,他笑了笑,“要是高内监你都不知道这旨意是什么,就真有些奇怪了。”
原来黑袍下的那位不是旁人,而是大汤皇帝最为信任的高锦,不过想想也是,这份密旨既然那么神秘,自然只能高锦带着来,而依着大汤皇帝的脾性,高锦自然是会知道这个内容的。
高锦轻声道:“殿下,奴婢再怎么样,也不过是个奴婢,这是密旨,那般重要,奴婢肯定是不知晓的。”
“不过奴婢还是想多一句嘴,殿下不管想不想接旨,也是要接的。”
李昭对此还是一笑置之,不过他换了个问题,“陛下在写这份密旨之前,在做什么?”
高锦听着这话,有些无奈,这朝野都知道他是大汤皇帝最信任的人,李昭这么直接问他,他难道真的会说什么?
按理来说,李昭应该很清楚这种事情,但不知道为什么李昭还是问了,但问了归问了,高锦是不会说的。
李昭自嘲一笑,倒是不再说些什么,而是接过那张黄纸,看了一眼,便皱了皱眉。
那是一张符纸,只是上面有寥寥数语。
他看了几眼之后,符纸便燃烧起来,李昭松开手,燃烧的符纸一直下落,李昭看着那些飞灰随风而散,有些沉默。
密旨的内容他猜到了,所以大概有些失望。
不过想了想,其实早在情理之中,所以这份失望也很快便散去了。
他看了高锦一眼,想说些什么,但最后摇了摇头。
而高锦看着李昭,眼里有些柔和的情绪。
……
……
钟声响起,石亭里的修士们走了出来,站在亭外,看向那边的石阶,那边的云雾散开,开始陆续有年轻修士们从那边走出。
修士们看着那边,神色各异。
这一次东洲大比的排名几乎已经敲定了,原本最有可能夺魁的宝祠宗,如今没了成绩,第一反倒是变成了黄花观。
不过说起来,黄花观这一次能第一,也实在是因为白溪杀的天门妖魔实在是足够多,在个人的排名上,她也是遥遥领先,毕竟在她之后,原本排名靠前的那些宝祠宗弟子,一个个都死在了东洲大比里。
白池站在人群里,心情也极好,重云山这一次的名次比起十年前,要高出不少,如今排在第四,这已经极好,至于弟子们,稍微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周迟,名次中规中矩,没能给他们什么惊喜。
不过他倒是也没有太多想法,毕竟东洲大比,年轻修士们看得是自己在东洲大比上的名次,以此作为依据,好在那初榜上往上爬一爬,但对于宗门来说,宗门的名次提升,之后的修行资源划分上就会有些不同,这对宗门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现在宗门的排名提升,加上宗门里的年轻弟子们都没有折损,没有什么比现在的局面更让白池满意了,他甚至想着之后返回宗门之中,见到宗主师兄的时候,会比师兄如何夸奖。
反正就算是不夸奖,想来自己那位师兄,可怎么都不会叫他的名字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那原本进入长更宗遗迹的地方,龙门宗的弟子们走了出来,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浣山。
他在那石阶上,走着看着,看着石亭前的那些各家宗门的修士,最后在人群里找到了某人,两人对视一眼,浣山低下头去,看样子有些羞愧。
人群里的某人看到这一幕,也不必再多问多想什么,就已经知晓原委,他默默叹了口气,从人群里走了出去,在远处的某棵树下,见到了一个高大的男人,然后低下头去,“有负石宗主所托。”
石吏在山中,弟子们只会称呼他为副宗主,但在宗门之外,旁人提及石吏,哪里会说起那个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