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一听,顿时兴奋的身体都在发抖,赶忙拱手应下,甚至是没有看窦渊阴沉至极的脸色。
说完这些后,太子目光扫了一圈众人,最后落在赵景润身上,拱了拱手。
“父皇,此四策,从军事,经济,文化上彻底控制胡人,加上都护府的存在,将他们完全盯死。
他们不是想成为藩属国吗?那就让他们成为我大庆,永久的藩属国,这便是儿臣想到的方法,请父皇与诸位大人指点。”
太子虽然尽量的让自己表现的谦虚,可上扬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住。
爽,太爽了!
自从他当太子这么些年来,从没像今日这么痛快过。
这四条计策,都是李卓告诉他的,其中还有一些细节,赵泓霖就没有细说了。
比如漠北都护府,既然负责镇守漠北深处,没有个从一品官职如何能行?地位上完全说不过去。
这样一来,就等于他们要平白多出一位从一品的武将,并且地位极为重要,太子背后支持的,就是新野武将势力。
所以这将给东宫,带来一个巨大的助力。
再比如将胡人学府划入礼部,如果礼部做的好,那是他太子建议有方,自有他的一份功劳。
可这样一来,礼部就等于帮了太子,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吴王的利益,到时必会心生隔阂。
如果事情办砸了,那就是礼部办事不力,到时陈达难逃其咎,太子便可名正言顺的将之拿下,安排自己的人顶上。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对东宫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最关键的是,礼部不可能拒绝这样的好事,做好了,那就是泼天大功,若窦渊强行阻止,同样会让陈达心生芥蒂。
李卓在这件事上,也是用了全力。
事实上从太子张口说第一个字开始,一直到刚刚全部说完,都在按照李卓的计划走。
上辈子身为历史经济学教授的李卓,对这些门道太清楚了。
那封信不是他个人的功劳,李卓只不过是综合历史经验,外加自己的见解进行了总结归纳,提点出精华而已。
他等于站在华夏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巨人肩膀上。
所以今日太子的表现,彻底将所有人都给镇住了,赵景润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