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灾变的成因推测

“在量子计算技术泄密的第二年,也就是2042年,伏羲项目开始转向。”

“或者不能说是‘转向’,而是‘拓展’。”

“它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拓展生产力,不再是试图用暴增的生产力和新型生产方式去覆盖旧秩序覆灭所带来的那些苍白回响。”

“它开始具有灾备的属性。”

“仍然是引用您当时的一句话:如果有一个项目可以被称为0号项目的话,那它应该具有让我们从零开始迅速成长的功能。”

“伏羲项目,最终演变成了这样的形态。”

“一把让我们哪怕在经历了某些不想要看到的大灾难,或者是毁灭一切的超大型战争之后,仍然能让我们迅速崛起的金钥匙。”

“您听过那个笑话吗?”

“笑话说,我不知道人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大战,用的一定是石头和木棍。”

“而伏羲项目,就是能把我们从石头和木棍里拯救出来的,最后的保险。”

“所以现在,您清楚伏羲项目到底是什么了吗?”

“.清楚了。”

陈剑长长吐出一口气,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伏羲向他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信息量太大了。

一触即发的战争、爆发性发展的科技、辉煌无比的时代、无处不在的危机

他真的很遗憾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

但好像,现在自己的肩上,已经有了更沉重的目标?

伏羲项目,算是成功了吧?——

等会儿。

那场大灾变之前,还有没有其他灾难发生?

陈剑立刻开口问道:

“那场大战,最终打起来了没有?”

“没有。”

伏羲回答道:

“正如我所说的,2045年时,我们摸到了最后一块拼图,也就是室温超导体。”

“事实上,早在2040年时,我们就已经发现了这块拼图,只不过花费了5年的时间正式去触及它。”

“也正是因为这块拼图,让人类以一种微妙的默契,放慢了大战的脚步。”

“我们不断对外放出有关这块拼图的消息,再结合不断突破的聚变技术,以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应用后的各种崭新的价值,战争的车轮,摇摇晃晃地停在了悬崖边上。”

“虽然各种中等、乃至大规模的冲突不断发生,虽然所谓的‘代理人战争’的概念都已经打到不存在的程度,但确实,谁也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当然,我们并没有掉以轻心-——那时候的我们已经受到了教训。”

“所以,伏羲项目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反而不断加速发展。”

“许多像我们所在的011工事这样的地下工事被建立了起来,甚至,某些地上的‘城镇’,也开始实验性地启动运转”

“等会!”

陈剑再次打断。

“你说的是城镇?”

“山城是怎么回事?”

“山城是004工事的所在地,但我已经与那里失去了联系。”

伏羲回答道:

“004工事同样是那场大灾难后没有被开启的工事之一,理论上说,它应该像011一样保持着稳定运转。”

“.不,至少从我已知的信息来看,山城的情况已经完全变了。”

陈剑缓缓摇头,略微思索片刻后,继续问道:

“所以,你对外界的情况有多少了解?你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吗?”

“我知道一些。”

“通过量子通讯节点,我能与大部分同样设置了节点的工事保持联系。”

伏羲的语气仍然平静。

“2045年10月19日,大灾变发生。”

“大灾变发生后,幸存的人类开启了许多避难所和地下工事,这些工事中的物资、知识和技术让人类文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明显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