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那约翰牛和高卢鸡去哪了?

这年头各地军阀之中,黔军的战斗力是最弱的。

1904年,清政府以原练军常备五营为基干,在贵州编成新军第一标,黔军从此出现在了华夏大地上。

这个出道时间基本不输任何地方军阀,属于是最早出道的那一批选手。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贵州新军也随之发动起义,并在起义成功之后成立了军政府。

由于当时地方各省大都实行自治,各地方部队也随之变成了地方武装,并以其所在区域划分,黔军也由此而得名。

早期的黔军非常活跃,屡屡出省“输出革命”。想当初贵州才刚刚反正,都督杨荩诚便率领黔军北伐湖南。

不过贵州这个地方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后世人笑称,整个省最大的平原就是省城的机场,所以黔军想要北伐湖南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在护国战争期中,黔军作为护国军一部兵出湖南,在湘西和北洋军打得有来有回,有力配合了川南主战场的作战。

接下来的护法战争中,黔军又打着“靖国”旗号西进四川,与把北洋川军按在地上摩擦。

1927年北伐战争中,黔军也有不错的表现,作为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北伐。

其中王天培的第10军从黔东一路破关斩将,一直打到了鲁地,算是为黔军打出了一点名头。

不过,这就是黔军的巅峰了,毕竟在当时的各地方军阀里面,黔军依旧只能算是水平最菜的那一批,军队规模小,装备水平差,兵员素质也不高。

没办法,贵州这地方交通落后,土地贫瘠,属于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穷乡僻壤,各方面的资源条件和隔壁的云南、四川以及湖南等地压根没法比,根本不具备建立一支强大军队的本钱。

当时黔军想要发展扩军,要么就是找滇军资助,要么就是去川蜀打劫。

黔军内部的矛盾也很严重,兴义系的新旧两派长期不对付,时不时都会上演政变宫斗的闹剧,这就导致黔军出现了和当时川军类似的问题,长期处于内耗之中,没有精力去搞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外部势力的打压算计也导致黔军的发展困难重重,早期黔军被滇军踩在头上作威作福,一直难有出头之日,后面黔军又在北伐战争中各种当炮灰,原本就不厚实的家底被消耗一空。

当然,这些事情对于黔军来说都不算什么,因为更惨的日子还在后面。

1932年,后世被称之为“贵州王”的王家烈被任命为贵州省政府主席,开始执掌黔政,这个人才能相当有限,面对贵州外忧内患,财源枯竭的烂摊子,不仅没有做出有效的治理改善,反而是越搞越糟,连军队都被弄得乌烟瘴气。

当时的黔军内部不仅四分五裂,装备水平也是极差,火力配置甚至连处于长征时期的红军都比不上。

像王家烈的25军,全军仅有50多挺机枪,不到红一军团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