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的军力这么强大吗?”吴克仁皱着眉头问道。
他是东北人,自然是见到过白俄的残暴的。
自从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形成的毛熊,也许是血统里有蒙古人的血脉,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在不停扩张,在北方向瑞典发动战争,扩大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东继续侵略西伯利亚汗国,南方与克里米亚汗国交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
尤其是在青史留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统治下,毛熊向黑海地区发展,通过在俄土战争中确保克里米亚汗国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随后于1783年将其吞并,等到1815年,他们终于控制了整个黑海北岸,最终拥有了一个暖水港口,也拥有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度假胜地。
1858年起,日益衰弱的清朝将外东北割让给了他们,这也让他们在东亚地区拥有了相对不受冰冻影响的港口海参崴,并于1898年从华夏租借了整个辽东半岛,获得了温暖的军港旅顺,不过在日露战争中败给了有约翰牛支持的小鬼子,但还是占据着半个东北。
其实毛熊对于东北的觊觎不是一天了,从17世纪就开始了。
1643年,雅次库克的督军派遣波雅科夫为头目,开始跨越外兴安岭侵略华夏领土黑龙江,黑龙江流域的原住居民达斡尔人认清了侵略者的面目,奋起反抗,整整三年,打死了近100名侵略者,而残暴的毛熊哥萨克则吃掉了当地居民的50具尸体,这也是他们被成为罗刹国的原因。
因为在华夏的神话之中,罗刹指的是吃人的恶鬼,最早见于佛教经典《梨俱吠陀》,其中对于罗刹的描述是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眼、极丑,女罗刹则如绝美妇人,富有魅人之力,专食人之血肉。
而这时候入侵华夏的哥萨克人除了并非黑身之外,其他的条件都和佛经之中描绘的罗刹极其相似,于是就有了这种名声。
1649年,沙皇毛熊第二次武装侵略华夏东北,制造了古伊古达尔村大屠杀惨案。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毛熊对华夏的侵略就没有停止过。
这一年,从东北起家的大清王朝已经建立,当时的清朝军队与百姓对侵略者进行了殊死反抗,打击了毛熊的嚣张气焰,也认清了毛熊是有计划地侵略华夏,而不是匪徒式的侵扰。第二次侵略的头目哈巴罗夫因为有功被毛熊赐予贵族身份和大片土地。
1654年,清朝军队在宁古塔章京沙尔虎达的带领下,在松花江口与入侵的毛熊军队展开激战,第一次打败毛熊军队。
经过数年激战,到1660年,清朝军队终于赶走了入侵的毛熊侵略者。
1656年,为试探清朝的底细,毛熊第一次派出使团出使华夏,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