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绕过去不就得了

刘能知道这家伙是想要拿到这份功劳来洗刷东北军身上的耻辱,但是他对此却完全不在意,而是随意摆摆手说道:“无妨,你爱怎么报就怎么报,我现在考虑的是,校长为什么还不下达撤退令。”

吴克仁出声猜测道:“或许你这次干掉了第六师团指挥部,对于国联的布鲁塞尔会议有所益处?”

他口中的布鲁塞尔会议是又称“九国公约”,是1937年11月3日至2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19个国家参加的会议,国联第十八届常会通过《建议书》,建议召开九国公约签字国及其他与远东事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参加的会议,调解远东冲突。

会上,全权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小鬼子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华夏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小鬼子。

会前,控制会议的白头鹰和约翰牛都商定,凡有损于对倭关系的任何提议,他们一慨不提。

毛熊代表支持华夏政府的上述建议,但不愿单独卷入冲突。

最终,在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华倭停止敌对行动,采取和平程序。会议拒绝了华夏政府关于制裁小鬼子的正义要求,使小鬼子更加肆无忌惮地在亚太地区进行侵略扩张活动。

刘能对此却是心知肚明,立刻摇头道:“不,完全没有任何益处,甚至还有可能有坏处。”

“这话是怎么说的?”吴克仁立刻猜测道:“你是说,洋人根本不会出面调停?”

刘能立刻点头道:“对,他们根本不会出面调停,因为那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知道,如果咱们继续和小鬼子开战,那洋人就可以往国内卖军火,毕竟咱们国内没有多少兵工厂,而且能生产的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想要补充就只能找他们购买。”

“所以,只要战争进行下去,他们就可以收获源源不断的订单,这对于他们改善国内经济情况可是有极大好处的。”

西方主要国家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不过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海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根本没有办法消费掉这些产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欧美各国的银行业进行了疯狂的信贷扩张,用个人信用还增发货币,满足企业和人民的需求。

不过这种情况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在1929年10月,在鹰酱这个当时最大的工业国爆发了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