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的时间,十几盆的山芋淀粉总算是用完,头一次制作的温暖还有望山婶子,加上那些帮忙的员工都感觉腰酸背疼。
但是看到那一片洁白的湿粉条,在微风中洋洋洒洒的摇晃,心里倒是都有种异常满足的感觉。
坐在温暖旁边休息的望山婶子难得好奇的问了一句,“小暖,你这是又准备做这东西卖么?这到底叫什么?应该怎么吃?一口气弄这么多不会坏了吧?”
“这个确实是咱们的新产品,总叫这边空着我心里不得劲,这不就想到了这个,这些叫红薯粉条,细的可以叫粉丝,粗的叫宽粉,上次咱们涮火锅的时候要是有这个,就又是一道美味呢,而且这个比弹牙面更好储存,再多只要保存得当都不会腐坏。”
“你是准备把这些都晒干?”望山婶子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没想到还真叫她蒙对了。
“没错,这些就是要晾干,干了之后的山芋粉会变得晶莹剔透,咱们再整理起来,按照一定长度切割收藏,放上三四个月再放进锅里,一样还是美味!”
“真的这么神奇?”不光是望山婶子,包括那些在一边听着的工人们都瞪大了双眼,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
他们......
都是苦命的庄稼人,多少都经历过灾年和年景不好的时候,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几乎年年都会经历。
要是有这样的粉条在,那以后在这些时候,是不是就不用全家勒紧裤腰带,用喝水来欺骗自己的肚子,假装很撑很饱的情况,毕竟这些粉条都是很便宜的山芋制作而成,好年景的时候大可以多存一些。
“要做成这样的粉条,里面当然有添加秘方成分,不然不是人人都能弄出来,但是这东西做成了确实也不会很贵,咱们的优势就是自家供应,独一家生意而已。”
其实里面的添加剂就是明矾,量也不是很大,温暖鬼精的在朝里面加东西的时候,抓了些山芋淀粉掺杂在颜色一样的明矾面中,看上去是好一大包东西,其实不然。
这也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招数,算不上是心机深沉,她毕竟还要做生意的不是。
有了这话,好多心里长草的工人也歇了心思,想到之前县城有人模仿他们做松花蛋,赔的一塌糊涂的事情,也就放弃了别的不该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