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追逐的理想

担任吏部尚书,正好可以整治那些不作为的庸官以及贪污的贪官!

在上任吏部尚书之后,李明远便开始大展拳脚,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标准,对官员的作风、政绩做出了严格的要求,考核成绩较差的官员,轻则罚俸,重则丢掉官帽子。

在李明远的努力下,整个夏国的官场风气大变,贪污的官员收敛了起来,就连那些无所事事、不作为的官员,也勤快了起来,生怕自己被罚俸或者丢官。

眼看着官场局面大好,皇帝对李明远也是越来越满意,于是在李明远担任吏部尚书后的第三年,皇帝直接力排众议,授予了李明远宰相之位!

这一举动,无疑在京城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夏国建国两百多年,除了建国之初,其他时期的宰相无一不是出身大家族的人,李明远,是唯一一个出身农户的宰相!

对此,京城的权贵们无疑是极为不满的,可皇帝心意已决,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坐视李明远坐上了宰相之位。

骤然坐上宰相高位的李明远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如履薄冰起来。

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宰相可以说是地位仅在皇帝之下的夏国第二人,坐上这个位置的他,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不过李明远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畏惧,反而愈加振奋。

上任第一年,他便朝着夏国弊病最严重的科举挥下了第一刀。

很早之前,李明远就意识到了科举的问题。

看似公平的科举,实则早已弊病丛生,每一届科举的主考官,几乎都是京城大家族的人,这让寒门学子被录取的机会极为渺茫,便是偶有天赋卓绝之辈考上了进士,在大家族的安排下,也会被打发到偏远之地当官,远离京城,远离权力中心。

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在上任宰相的第一年,李明远便亲自担任主考官,为的便是制造更加公平的科举环境。

而不出意外的,在李明远亲自担任主考官后,寒门学子的录取率大大提升,不少寒门学子对李明远感激涕零,恨不得给李明远磕几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