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乡书记董和这段时间压力很大。
自从前任书记韩城离开之后,他便顺位接过了书记的位置。
由于李达康这段时间的重点发展,原水乡也开始了相应的道路修建。
本来这对于原水乡的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这个书记也乐见其成。
想着终于原水乡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之后要慢慢好起来了。
可是前几天李达康县长的一通电话,让他原本的好心情消失的无影无踪,也背负起了太多的压力。
原来,李达康吩咐他直接召集各个自然村的村支书,开始集资修路。
目前县财政上拨付了一些钱支撑着修路的正常运转。
向银行方面的贷款和向省里申请的资金迟迟没有到位。
所以,机智的李县长便开始吩咐原水乡这边开启动员大会,四处动员乡亲父老一起集资、修路。
领导一张嘴,下面的人跑断腿。
这种事情李达康的设想是很好的,可是董和却迟迟没有付出相应的行动。
因为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尽管李达康信誓旦旦的保证,出了事由他本人一力承担,不过董和却迟迟拿不定这个主意。
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他自然清楚,老百姓对于这种事情的抵触情绪有多大。
你说要是让老百姓交个公粮什么的,毕竟是粮食,而且也是一直以来的规矩,他们交了也就交了。
可你要是想从老百姓兜里拿钱,一个字,难。
尤其是这种修路的事情,在老百姓的认知里,这都是属于公家的事情,凭什么让我们掏钱?
更何况现在老百姓的家里也都不太富裕,这时候你要是搞这个集资,不定被人家怎么戳脊梁骨呢!
所以,他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具体的实施相应的行动。
这时,桌上的电话叮铃铃的突然响了起来。
“你好,原水乡D委。”
董和接起电话之后快速的应声道。
“你好,董和同志嘛,我是金山李达康。”
“达康县长,您好,有什么指示?”
现在如果说董和最不愿意听到谁的声音,李达康绝对是首选。
虽然心中烦闷,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在电话里打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