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赵林的礼物,想抢青州军!

王侯弃子 公子谦 3591 字 18天前

“陛下要让赵林做总兵官我等也不反对,但总得显示出他有这个资格吧?”

不少人反对,也有很多人浑水摸鱼,趁乱鼓噪。

成平帝气得脸白:“一群混账东西!朕的话也没用了?”

此时李承乾轻咳一声,站起来道:“陛下,诸位大人,请听我一言。”

熊广利道:“李相请讲。”

李承乾道:“小赵大人有勇有谋,文武双全,正该重用。最近天下不太平,他即将赴任河道总督,要去全国治水,领些兵马也是应当,这也是陛下为他的安全考虑。”

“李相这么说就不合适了,若是只为了他的安全考虑,给他派些护卫就是了,用得着擢升他为显武将军、总兵官?”熊广利冷笑道。

李承乾笑道:“熊将军莫急,听老夫一言。现在因为天灾的事,到处都是流民匪患,非常严重。小赵大人的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需要他在治水的时候维护当地太平。只是没有合适的官身,小赵大人不好调遣当地兵马,这也是陛下为大局着想。”

“李相此言差矣。什么职务做什么事,平叛剿匪的事情自有当地兵马,若是不成再派军队,用不着赵林去。”户部侍郎熊瑛站起来道。

赵林做了河道总督,要全国去跑,整治水利,这对熊家来说再好不过。

只要他离了青州军,熊家就有几十种办法整死他。

但要是让他做了总兵官,还带着青州军,那就麻烦了。

所以不管如何,都不能让赵林做那个总兵官。

这些年熊家也收买拉拢了不少官员。

熊广利和熊瑛打头,其他官员也纷纷站起来反对。

这次就不止是武将了,一些文官也站了起来,甚至连赵林的河道总督都一起给反对了,要成平帝把这个也给他撤了。

主要是一些嫉妒赵林年纪轻轻就登上高位,想要浑水摸鱼。

好端端的寿宴眨眼间变成了弹劾赵林的朝会,成平帝气得脸都白了。

“都闭嘴!”

关键时刻,李兴业站出来,喝道:“这是陛下的寿宴,你们想干什么?要造反吗?”

连傅承望都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扰了成平帝的兴致,这些人却丝毫不在乎,可见眼里根本没有成平帝。

“李大人何必如此。”

赵景州突然发话:“这也是大家为赵林着想。他没有经验,万一做了错事,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赵景州这一开口,现场突然就安静下来。

谁都知道赵景州也是成平帝的心腹,才能执掌镇北军。

但现在明显是成平帝想封赵林,而赵景州却提出反对意见,这是要干什么?

君臣反目吗?

傅承望目光一凝,低声道:“赵景州过分了!”

李兴业也怒道:“不是东西!”

他们两个是知道赵林和赵景州关系的,所以极其愤怒。

周围的大臣们都很奇怪,赵景州反对很正常啊,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这两位怎么就那么生气呢?

成平帝也震惊地看着赵景州。

赵景州起身道:“陛下,恕臣斗胆,赵林确实不方便继续带兵了,这个总兵官也做不得。”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成平帝也不得不压下怒气,道:“理由。”

赵景州道:“理由有三。”

“一,赵林没有足够的资历。在场的诸位将军,都是从小兵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有资格坐在陛下面前,参与陛下的寿宴。赵林不是,他只是平叛剿匪,连正式战争都没参加过,怎能一步登天做总兵官?”

“二,赵林没有经验。带兵打仗不是儿戏,一次疏忽可能就导致全军覆没。赵林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好,但不能掩饰他没上过战场的缺点。一旦让他做总兵官,万一出了错,损失的将是我朝的将士,臣不得不反对。”

“三,赵林有大才,应该用在关键的地方。比如治理河道,让他专心治理就行,就不要用平叛剿匪这样的事情让他分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嘛。”

“臣说完了,请陛下定夺。”

赵景州行了一礼,又施施然坐下。

成平帝开始犹豫。

别人的话他可以不听,但赵景州的话的考虑。

此时又一个人站起来:“陛下,臣以为赵将军说得有道理。”

人群一阵骚动。

傅承望目光一凝。

“庞卓,卫国公的长子,九门提督。”傅文启及时介绍。

赵林看了一眼庞卓,庞卓正好看回来,朝赵林礼貌地拱拱手。

赵林拱手还礼,面带笑容。

文臣武将分列两班,赵林和文臣们都在成平帝左侧,庞卓等这些武将在右侧,中间是赵林为成平帝准备的六十艘船的稻谷。

“卫国公乃是前军方第一人,现在在军中的影响力也很大。庞卓出面,必然有他的指使。如此看来,他们是铁了心地要阻止你做总兵官了。”傅文启道。

赵林淡然道:“不,他们不是针对总兵官,而是青州军。”

果然,那边庞卓继续开口:“臣以为赵大人的才华能力世所罕见,不愧是天子门生,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国之柱石,所以应当让他专心办事,让别人来处理那些琐事。”

“比如呢?”傅承望开口。

庞卓道:“比如剿匪平叛,应当让别人率青州军去,而不是让赵大人亲自率领。无论如何,刀兵凶险,若是赵大人受伤出事,将是我朝的最大损失。”

“庞提督说得对,赵大人才华横溢,能力绝世,不应该在那些琐事上浪费精力。”熊广利附和道。

“不仅不能浪费精力,连刀兵都不能让他靠近。把青州军交给别人,赵大人只管处理河道的事情就是了。”熊瑛紧随其后。

“确实如此。”副宰相邵玉堂只说了四个字。

成平帝缓缓点头。

他自然不希望赵林出事。

而且文贵武贱,让赵林领兵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成平帝当即就要应允。

“反对,不能失去青州军。”赵林当即就低声对傅承望他们说了一句。

“荒谬!”

李兴业立刻站起来,先对成平帝行了一礼,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哦?说说你的理由。”成平帝道。

对于这位皇室侄子,成平帝还是非常的信任。

李兴业道:“赵林在江北做的事情有目共睹,不管平叛剿匪,还是治理百姓,很多时候都需要青州军配合。若是没了青州军,地方军队又不配合,怕是会影响赵林办事。”

成平帝缓缓点头:“有道理。”

“李大人此言差矣。”庞卓道:“赵大人是河道总督,可以随意调遣全国所有漕军,谁敢不听?”

李兴业道:“听和做是两回事。阳奉阴违的事情还少吗?你们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抢走青州军,好让赵林办事遭受阻碍,甚至办不成吗?”

“你?”

庞卓大怒,刚要反驳,赵林呼得站起来,道:“陛下,李大人说得对,他们就是想让臣无兵可用,这样就没法帮陛下收取海贸商税了。”

赵林知道成平帝的忌讳在哪。

果然,这句话一出,成平帝立刻大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