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平二十六年九月十七!
成平帝六十大寿。
普天同庆。
全城燃起烟花爆竹。
整个盛京城笼罩在一片欢腾之中。
在刚刚建成的奇石园内。
各地方官员陆续献上寿礼。
“东宁巡抚陆鼎献上东海明珠一对,愿陛下福源长远,寿与天齐!”
一对碗口大的珠子被两个小太监用托盘托着走过众人面前。
“天南巡抚叶炳坤献上玉山一座,愿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一个足有磨盘那么大的玉山被几个太监抬着过来,通体晶莹剔透,上面雕刻着山川河流,花鸟虫鱼。
“三边总督顾景德献上汗血宝马一匹,愿陛下圣体康泰,国运昌盛!”
一匹全身血红,没一丝杂色的雄壮宝马被一个太监牵着走来。
“西北总督……”
随着太监尖厉的嗓音不时响起,一个个价值不菲的礼物被送了上来。
成平帝满意点头。
这些礼物都很难得,显然搜集这些东西都用了心。
底下议论纷纷。
“劳民伤财!劳民伤财啊!”傅承望捻着胡须道。
旁边的礼部尚书白鸿彬低声道:“傅大人,这时候就别说让陛下扫兴的话了。”
傅承望不满道:“就算扫兴我也要说。白大人,你可知这些东西怎么来的?”
白鸿彬干笑了两声。
怎么来的?
总不可能是这些官员花钱买来的。
那么自然免不了巧取豪夺。
这东西众官员知道,成平帝也知道。
但没人在乎。
反正没巧取豪夺到他们身上。
傅承望怒道:“这些东西富丽堂皇,却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血,耗费了多少钱粮。若是用在百姓身上,得有多少百姓免于饥饿灾难?”
白鸿彬不说话。
旁边的户部尚书姜丰远接话道:“傅大人在此吐槽有什么用,何不上前劝诫陛下?”
傅承望坦然道:“老夫自然会上前劝诫,让陛下把这些东西用于天下百姓,但不能是现在。”
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打扰了成平帝这六十大寿的寿宴。
就算普通人的寿宴都要顾及,何况堂堂皇帝。
周围的大佬们都纷纷点头。
傅承望别的不说,这点所有人都很佩服,坦诚。
“不知赵大人给陛下献上什么礼物?”兵部尚书卞安仁问道。
赵林坐着的这个地方,都是朝廷大员,真正的大员,一二品的高官才能坐的。
前后左右不是尚书总督,就是内阁大学士。
都是些老头子,最年轻的如傅文启,也将近四十了。
只有赵林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
此时闻听卞安仁的问话,不少人都露出古怪之色。
赵林给皇上带了六十船的稻谷做贺礼,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但是,真要送六十船的稻谷,赵林这个新鲜出炉的全国河道总督怕是就要飞了。
皇上才不管那么多,你敢只送稻谷就是看不起他。
别说皇上了,就是在座的各位大臣,他们过寿要是有人只送稻谷,哪怕寓意再好都没用。
不值钱就是不值钱。
赵林微微一笑,道:“卞大人稍等,马上就到我了。”
话音刚落,便到赵林了。
“河道总督赵林,送六十船……稻谷。”
念礼单的小太监愣了一下,随即赶紧继续念道:“这些稻谷乃是赵林带人亲自开荒种植,在陛下的天威下风调雨顺,顺利长成,特以此恭贺陛下千秋圣寿,万寿无疆!”
成平帝本来高兴的脸色猛地沉下来。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立刻,不少人开始幸灾乐祸。
“赵林还真敢啊,我还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呵,拿稻谷当寿礼,就算老百姓也不高兴的吧?”
“这下看这位新晋的河道总督怎么收场。”“
“要不要赌一下,看他这个河道总督还能当多长时间……”
不少人议论纷纷。
在他们看来,赵林年纪轻轻却两年四升,一步登天成为和六部尚书都平起平坐的从一品大员,靠的就是成平帝的宠信。
只要成平帝的宠信没了,打回原形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你怎么真的送稻谷?”
白鸿彬吃了一惊,道:“送稻谷的寓意是好,但该有的也得有啊,稻谷只能算搭头。”
傅承望微微皱眉,但没说话。
他也很矛盾。
一方面赞赏赵林不劳民伤财,另一方面也担心他因此恶了皇上,被革职查办。
赵林笑道:“白大人等着看就是了。”
成平帝当即就发火了:“朱忠言,这就是你跟朕说的神秘礼物?”
朱忠言连忙道:“陛下息怒,赵林不会如此愚蠢,且等等看。”
成平帝冷哼一声:“若只是稻谷,朕就把你这个狗奴才和赵林一块砍了。”
朱忠言笑道:“陛下也许会砍奴婢的脑袋,但绝不会砍赵大人的。”
“哦?看来你对他的礼物很有信心啊。罢了,朕就等等看。”
成平帝来了兴趣。
也不用等,在太监念完礼物的下一刻,赵林的礼物就送了上来。
很长一溜,用红布盖着,很神秘。
来到成平帝面前,红布掀开,众人立刻伸长脖子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