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春杏帮自己和张嬷嬷穿戴整齐后,来到厨房打算做些吃食。如今院子里就她们主仆几人,春桃又去了青玉楼,由她准备早饭再合适不过。没想到刚走到厨房门口,就看见洛水瑶已经在厨房里了。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春杏快步走进厨房,果然,厨房的桌案上摆着熬好的米粥、烙好的饼,还有两样清淡小菜。“小姐,您怎么不多休息会儿?这早膳该让奴婢来做呀。”
洛水瑶听到声音,回头看了他一眼,不在意地笑道:“没事,院中就我们几人,我今日起得早,便做了。”
小主,
说着,她手脚麻利地将最后一张饼放在盘中,“你快给张嬷嬷端些去,其余的我端去膳堂,你快些回来同我一起吃。”
“好,小姐,奴婢这就去。”看着洛水瑶忙碌的样子,春杏既心疼又感动,闻言赶忙应下,而后迅速拿起分出的一部分餐食,快步朝张嬷嬷屋中走去。
洛水瑶也顾不上她,分两次把食物端到膳堂。这膳堂比起侯府中的膳堂,面积小了不知多少倍,不过,也正因如此,反而更添了几分温馨之感。洛水瑶将饭菜一一摆好,又仔细调整了碗筷的位置 ,静静等着春杏来。
春杏许是惦记着洛水瑶还在等她,手脚麻利地伺候好张嬷嬷后,很快就来到了膳堂。如今不比在侯府,主仆二人也没那么多主仆尊卑的讲究,便安静地用完早膳,之后一同出了门。
昨夜洛水瑶睡不着时,便仔细琢磨了接下来的行程。今日一大早起来,就计划着去桂花书院看看。桂花书院就是之前方月娘买下的那个院子,如今已把隔壁院子也一同买下,两间院子打通后修缮出好些房屋。里面原本有一批买来的孩子,都已去青玉楼做事。后来方月娘来信询问具体事宜该如何做,洛水瑶就让杨威去统计,把适龄且同意的退役家眷子女全都安排起来,无论男女,都可以学习易文,识字,懂算术。
不过这周朝的私塾,需要去官府申请立案。如此一来二去,桂花书院就成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小书院。虽名为书院,实则是私塾,规模自然比不上那些正规书院。附近居民常能听到里面传来读书声,再加上王狗子等人也在其中,经过一番宣传,附近的人知道这个书院每月只需缴三文铜板,就可以供子女读书,而且不需另外购买笔墨纸砚。家中但凡疼爱子女的,都送孩子入学,一时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书院自开学以来,洛水瑶一直没找到机会亲自过来。如今不比在侯府,出门必须通传报备。她心里惦记这事已经很久了,今日好不容易有机会,就想着来看看书院究竟办得如何。还没走到门口,远远地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书声,那稚嫩的孩童声音,让清晨的空气都增添了几分明亮与活泼。好在书院选址较为偏僻,不然这读书声怕是难免会有扰民的嫌疑。
春杏走到门前,便自觉上前敲门,门应声而开。开门的是一个独臂大汉,大汉瞧见春杏时,眼眸瞬间亮了亮,说道:“春杏姑娘,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春杏笑了,她曾在书院开门后过来过几次,自然与这大汉相识,也明白他是在打趣,便只笑道:“怎的,虎子大哥不希望我来?”
“怎么会呢!”
虎子有些羞臊地挠挠头,目光越过春杏,转眼便瞧见了她身后头戴帷帽、亭亭而立的女子 。虎子微愣,稍作思量便猜出了几分,赶忙打开门让二人进去,随后关上门,还不忘朝着里面喊了一嗓子:“有贵客上门!”
洛水瑶进了门后,目光扫过院内布置,眼前顿时一亮。此处原是两院中间隔墙打开,外面的门看着小,里面实则极为宽敞。院门看着简朴,墙面也显得老旧,可内里却别有洞天。修缮好的一排排房屋呈品字形排列,虽说不是青砖瓦房,但比起许多人家的屋子,要好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