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灭亡,大秦终于一统天下,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啊!”
“大王您开创了千古未有的基业,超越了历代所有的君王,堪称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人!”
“为了大秦能够万世传承,臣斗胆建议大王应当遵循礼法,以仁义礼法治国,以仁义仁孝治天下。”
“唯有如此,方能使天下安定,国家繁荣昌盛。”
“自古以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传承是最为重要的。”
“大王自继位以来,宫中一直未曾立下皇后,后宫之主悬空多年。”
“这对于国家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
“因此,大王理应尽快立下太子储君,以确保大秦的万世根基得以传承。”
“过去,天下尚未平定,大王心系天下苍生,自然应当以统御天下为重。”
“然而,如今天下已经大定,治理天下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治理天下的根本在于礼法,大王您就是天下的象征。”
“后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安稳,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后宫不安定,则大秦难以安定。”
“同样地,在朝堂之上,国家的稳定也取决于储君是否确立。”
“储君未定,则大秦的根基不稳,民心难安。”
“臣谏言,如今天下大定,大王可立太子安定天下民心,定大秦万世之根基!”
淳于越站出来,一脸郑重地说道。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嬴政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淳于越的话。
对于这种老生常谈的礼法,他早已听得耳朵生茧。
然而,当淳于越后面的几句话传入他的耳中时,他的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
“臣以为淳大人言之有理,以往天下未定,大王未立下太子,乃是国事为重,而天下大定大秦再无外患,大秦也该有太子监国,以此为大王分担政务!”
王绾紧接着淳于越的话说道。他的话语虽然温和,但其中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
朝堂上的相邦开口之后,满朝文武也纷纷附和起来。
“淳大人言之有理!”
“臣附议!”
“大秦不可无储君啊!”
一时间,朝堂上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然而,在这一片附和之声中,也有一些人是没有开口的。
他们或是低头沉思,或是冷眼旁观,似乎对这场立太子的讨论并不感兴趣。
“立太子观固然重要,可这也不是你们能够决定的。”蒙毅和韩非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似乎都能读懂对方心中所想。
他们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约而同的冷笑。
这冷笑中既包含了对淳于越的不屑,也透露出他们对接下来事情发展的一种期待。
“的确,寡人确实该立储君了!”嬴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坐在王座上,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嬴政接下来的决定。
听到嬴政的话,淳于越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心中暗自窃喜。
“公子,老师今日便送你上位!”淳于越在心中默默念道,仿佛已经看到了公子扶苏登上太子宝座的那一刻。
“启奏大王,公子扶苏仁义贤德,乃是大王长公子,是储君之位的不二人选,臣提议大王立公子扶苏为太子。”
“定下国本,定下国策,而后宫之主,当为扶苏公子母亲,郑夫人担任,于此可让大秦大定天下安定,大秦亦能够传承万世!”
淳于越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这个提议已经得到了嬴政的认可。
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支持扶苏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表示赞同。
“臣附议!长公子扶苏乃大王长子,于礼法上实至名归,定能服众!”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
“臣附议……”紧接着,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扶苏一脉的支持者们显然早有准备,他们不仅有朝中的大臣,还有宗室王族的成员。
这些人在朝堂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支持使得扶苏的声势愈发浩大。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扶苏的太子之位已经稳如泰山之时,李斯却突然站出来,高声启奏道:“启奏大王,臣对此有不同看法。”
“太子之位,固然通常是立长,但于我大秦而言,自古以来便是立贤立德。”
“公子胡亥与大王更为相像,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品德高尚,立他为太子,未必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李斯的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惊愕地看着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他怎么会倒向胡亥呢?”有人低声议论道,“难道是胡亥那边有人拉拢他了?”
“看来他是被扶苏的支持者给吓到了,想要依附一位公子来对抗扶苏。”另一个人猜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也有人对李斯的动机提出了质疑:“李斯此举,恐怕是想多了吧。”
“扶苏的主人身份可比宫中任何一位公子都要高贵得多,他又怎么会看得上胡亥呢?”
“你压错宝了!”韩非心中暗自冷笑,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为胡亥谏言的李斯,仿佛能透过那看似恭敬的外表,看到其内心的算盘。
“廷尉所言极是,胡亥公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我大秦最为杰出的储君,定能保我大秦长治久安!”
支持胡亥的一脉大臣们也纷纷附和道,他们的声音在朝堂上此起彼伏,一时间好不热闹。
一眼望去,支持胡亥和扶苏的朝臣们几乎占据了朝堂的大半壁江山,甚至连许多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武将们也都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人可真不少啊!”嬴政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大殿内支持扶苏和胡亥的朝臣们,心中暗自思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