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春榜梦圆时

第一节:放榜

明朝嘉靖五年,暮春时节,京城的大街小巷被柳絮肆意侵占。放眼望去,满城尽是纷飞的柳絮,它们如雪花般在空中轻盈地飘荡,可那绵软的姿态里,却又隐隐裹挟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惆怅,丝丝缕缕,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这一日,是贡院放榜的大日子。天还未大亮,贡院门口便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怀揣着梦想与忐忑的举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那张贴黄榜的墙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的脸上,有的写满了焦急,有的带着期待,还有的透着紧张,每一双眼睛都紧紧盯着那黄榜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那是他们命运的判决书。

金华羽夹杂在人群之中,身形略显单薄。他一路挤过层层人群,衣衫被挤得有些凌乱,可他全然不顾,目光直直地朝着黄榜的方向。此刻,他的心跳如雷,砰砰作响,仿佛要冲破胸膛。十年了,整整十年的苦读,无数个日夜在昏暗的油灯下与书本为伴,那些密密麻麻的经文、晦涩难懂的典籍,此刻都化作了他眼中的急切与渴望。

考试的那段日子,更是一场身心的煎熬。在狭小的号舍里,他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夜。第一场考《四书》义,他奋笔疾书,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酸痛不已,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第二场策论,面对复杂的时局与命题,他绞尽脑汁,心中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又有对自己能否写出真知灼见的忐忑;第三场,他在潮湿发霉的环境中,克服着身体的不适,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倾洒在试卷之上。每一场考试,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答题,都是他向命运的呐喊。

终于,在榜单的中间位置,他看到了“金华府金华县金华羽”这几个字。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周围的喧嚣声渐渐远去,他的眼中只剩下这几个字。十年的艰辛、考试时的紧张与煎熬,都在这一刻化作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欣慰。他的眼眶微微湿润,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那是历经磨难后收获成功的喜悦,是梦想成真的满足。

他缓缓伸出手,抚着那尚有竹刺的考篮。这考篮,陪着他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见证了他的努力与坚持。它虽然破旧,甚至还有些粗糙的竹刺,但此刻在金华羽的眼中,它却是无比珍贵。一路上的坎坷,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那些为了赶考而奔波的日子,都因为这黄榜上的名字而变得意义非凡。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周围的人或是欢呼雀跃,或是黯然神伤。中榜的举子们兴奋地互相拥抱、祝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落榜的考生们,则默默转身,有的低头不语,有的黯然落泪。金华羽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这科举之路,本就是充满了残酷与竞争,有人欢喜,就必定有人忧愁。

他深吸一口气,将考篮背在肩上,转身离开了人群。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他挺拔的身影。他知道,中榜只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等待他的,或许是更加复杂的朝堂纷争,或许是未知的挑战与机遇,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勇气。他要带着这十年的积累,带着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去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柳絮纷飞的街头,金华羽渐行渐远,他的背影融入了这繁华的京城,而他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第二节:悲喜与沉思

明朝嘉靖五年,京城的春日,本应是风和日丽、充满生机的时节,可贡院放榜之处,气氛却异常复杂。阳光努力地穿透云层,洒在这一片喧闹又压抑的地方。

金华羽站在人群之外,手中紧紧握着那张写有自己中榜消息的纸条,春风轻轻撩动他的衣摆,可他却感受不到丝毫惬意。他的目光还停留在黄榜上那属于自己的名字上,十年苦读,无数个日夜的煎熬,终于换来了这一刻的荣耀,内心的喜悦如潮水般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