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百年大计

“最后一条就是经济了,这也是一切的根本,只要经济能够活跃起来,那一切都很容易完成了,毕竟人们活着就是为了资源为了钱。”

“不夸张的说,他们拼了命的在边境闹事,不也正是为了钱嘛?”

徐闻侃侃而谈:“只要我们在边境开设“茶马互市”,以茶叶、铁器换取蒙古马匹、毛皮,同时限制盐铁等战略物资流入敌对部落。”

“再给他们增加一些农作物,如青稞,燕麦之类比较好种植的东西。”

“而后在漠南大肆推广半农半牧经济,逐步改变游牧生活方式。其中偶尔再穿插一些宗教文化,例如扶持一些听话的教派,在蒙古传播,修建寺庙并派遣高僧驻锡,以宗教纽带削弱蒙古尚武传统。”

“同时科举中增设“蒙科”,选拔双语人才进入官僚体系,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这些家伙有饭吃,有信仰,有教化,就不会那么狡猾了。”

“再者说了,有了文化,就知道羞耻,就不敢也不会轻易做那种背信弃义的事情了,到时候蒙古这一块儿也能够做到长治久安!”

“当然,如果他们还有精力的话,就可以去做更大的事情了,例如疏浚漠南河流,改良运输体系,到时候闲的没事儿就给他们找活儿干,再无聊了,也可以适当的敲打一下。”

“日积月累之下,他们不是被宗教做牵绊,就是被这美好生活的温床所腐蚀,渐渐的就没有这么野蛮了。”

一口气说完,徐闻淡然一笑,显得高深莫测。

一旁的朱棣等人听的目瞪口呆!

徐闻的这几点说起来轻松简单,可作为一名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做到这些有多难啊!

如果不是他对徐闻有足够的了解,他都要怀疑徐闻是不是在吹牛逼?

不对,谁吹牛能想得如此周到?

“陛下,这些针对漠北蒙古的计策,是臣准备考虑了许久,还望陛下采纳!”

徐闻如实说道。

原来是准备多时,难怪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说出如此详细的方案。

朱棣心中稍安,对徐闻的努力给予赞赏。

这个方案若是运用的好,那足以彻底改变蒙古的各个部落!

堪称是百年大计!

便是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都未必能够想的如此全面!

不但从经济上,从人的本能上,甚至连人的信仰,精神层面都想到了,乃至于连他们的后代都被一起算计。

这等心思实在是太可怕,太恐怖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