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主将人选

朱棣的目光也再度落在了徐闻的身上,笑着说道:“你觉得这件事儿准备怎么进行,先给朕说说,让我心里有个底!”

徐闻点了点头,也不废话,直接说道:“我预算出兵在六十万到八十万之间。”

此话一出朱棣马上就认同的点了点头,他也是常年带兵打仗的人,自然知道徐闻说的这个数字是非常正常的。

徐闻见状继续说道:“我的计划是张辅带兵直奔安南,之后便派人散播谣言,看看能不能拉拢一部分人,如果可以的话最好。”

“实在拉拢不到人,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我昨天在御书房看了陛下的资料,发现安南不少人对大明的归属感还是非常强烈的。”

“只要这一份人动心了,那么就极有可能形成燎原之势,当然,这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成不成都无所谓,成了最好,不成也不会影响大局。”

“最主要的策略还是以战养战,进行小规模的战役,以绝对的优势来碾压取得胜利,得到资源来降低粮草的消耗。”

“此去千里迢迢光是粮草的压力都非常巨大,以战养战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也是唯一能够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

“如果这几十万人都要等着大明的粮草的话,那恐怕没有打多久我们自己就先承受不住了,只要有足够多的兵马,加上张辅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我觉得是可行的!”

这也是他昨天跟张辅强调的方法之一,虽然还有其很多种方法,可徐闻最喜欢,最看重的就是以战养战。

也许听起来有些残忍,可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这却是最合适的方法没有之一。

他是正在做物流的人,所以很清楚运输的成本有多高,而且风险也很大。

一旦大规模的运送粮草,朝廷承受不住,而且还需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来解决粮草的问题。

这么一来作战人员就会减少,而胡汉苍也一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进行偷袭。

不管胡汉苍有多大本事,他是本地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如果进行偷袭的话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可言。

可他们要是以战养战,就完全不需要有这些担忧了,甚至朝廷也不需要担心粮草的问题,只要前期能够凑够粮草就行了。

这么一来朝廷虽然有一定的压力,可问题倒也不那么大。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道:“你的这个策略我倒也认同,不过张辅毕竟经验不足,而且没有什么太过显赫的战功,如果贸然让他当主将我怕有些人不服。”

“而且这一次朕准备出兵八十万,所以我的意思是派朱能为主将,他也算是老将了,这事儿说的过去,他也有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