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军令状!

而在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的时候,他的政绩斐然才能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之后更是和吕惠卿一同主持开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等新法!

之后新法大兴,他因此而得到重用,担任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等职,每任一职,无不政绩斐然!

所以,他曾子宣还需要跟一黄口孺儿证明自己?

苏允见曾布捋须自得,便知道他所想为何,不由得摇头笑道:“原来曾侍郎也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取得小小成绩便自觉过人,真是可笑,可笑!”

此时户部尚书李常沉声道:“居正,莫要对前辈无礼,你虽然官位比曾侍郎要高,但曾侍郎资历之深厚,又岂是你这后进能比的,你不可如此无礼!”

听得李常这般说道,苏允赶紧与曾布拱手致歉,道:“对不住,对不住,是小子无礼了!

老前辈就算是跟不上年代了,眼光有些狭隘了,作为小辈的也不该嘲笑于您。

毕竟你们当年的丰功伟绩亦是不可抹杀,现在就算是躺在功劳簿上,也是可以吃上一二十年的。

小子的确是不该如此无礼!对不住,对不住!”

此话一出,顿时后面发出噗嗤噗嗤忍俊不禁的笑声来。曾布顿时脸色乌黑起来,道:“黄口孺儿!大放厥词!老夫还没有老到倚老卖老的地步,你说老夫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那我倒是想要看看,当今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厉害?

苏允,你既然瞧不上老夫所立下的功劳,那你说说,若你掌管都水监、将作监、屯田司三衙,你每年能够在治水之余,还能够给朝廷贡献多少岁入?”

苏允轻轻一笑,道:“你都能够每年给朝廷百余万贯的岁入,若我不能倍数与你,你肯定是不服气的,所以……”

曾布忽然道:“你若是能够每年不跟朝廷要钱治水,还能给朝廷贡献一样数的岁入,并且立下军令状,老夫便说服户部上下,将三部衙交予你!”

苏允闻言挑了挑眉便要说话,却听得苏轼道:“子宣,你莫要在这里框我子侄,朝廷每年治黄要的钱何止数十万,你直接让苏允不跟朝廷要钱,还要给朝廷一百余万贯岁入?

你这所谓一百余万岁入也是你随口捏造的吧,近几年将作监哪有接过像样的营造,那屯田司,又去哪里寻到那么多的荒地来开垦?

呵呵,百余万贯岁入,怕是百余万贯的亏空吧?”

此言一出,众大臣纷纷看向曾布,连高太后也有些疑惑。

曾布双手一摊,呵呵一笑道:“遇上行家了,没错,就是这么个事实,这三部衙的确是不太行,每年要从户部里拨出许多钱贴补工匠,否则根本就运营不下去。

你以为先帝为什么要将这几个部衙给到我们户部,那不是让我们户部侵权,而是给我们甩包裹啊!

好嘛,今日你们既然想要,那就拿去好了,我们户部乐得轻松。

不过,苏尚书今天既然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立个军令状,某却是不放的,宁可砸在手里,继续挑着这个负担走,也不会将三部衙给到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