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允闻言亦是大喜,能得折可适,胜过十万兵矣!
苏允笑道:“好好,那我以后便叫你遵正了。”
折可适喜道:“本当如此!”
苏允点头道:“米脂一战你居功甚伟,我已经给你请功,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升为鄜延路兵马钤辖,接下来你就不用回保安军了,你要留在延州替我练兵。”
折可适心中狂喜,果然,跟对人了就是好,一下子就将自己提拔为鄜延路兵马钤辖,这个可是跨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
是,这一次他的确是立下了大功,但若是主将不愿意给他请功,那也不过是一场空。
遇到个稍微公正的,他作为副手跟着苏允一起作战,最多提个一两级,哪有一步成为一路兵马钤辖的道理!
想及至此,折可适直接单腿跪下道:“折可适愿为相公效死!”
前后两句话相似,但前一句是末将,后一句是本名,其中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前一句乃是公对公,但后一句却是夹杂了私人感情了。
苏允搀扶起来折可适,笑道:“我得遵正相助,胜得十万兵矣,遵正,今日你我相知,我便与你说一说我的心愿。”
折可适专注地看着苏允,苏允道:“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云十六州,我希望一直都是你替我领兵!”
折可适闻言心中大震。若是别人这般说道,他或许会嗤之以鼻,宋朝与西夏辽国相持一百二十年,谁都奈何不了谁,高喊这些口号的人是不少,但谁有真能够做到?
但这话从苏允口中说来,折可适却是信了大半。
这位不仅在朝堂上风生水起,区区十八岁,便已经要跻身宰执之列,这样的人,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关键还是什么,这位不是不知兵的文臣,他本身便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从这一次大仗来看,这位的军事才能可能是绝世名将那个级别的。
也就是说,这位不仅知军,而且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由他坐镇,那么前线将领谁敢糊弄?
所以说不定能行?
折可适心中涌出一股强烈的期待,若是到了那一天,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媲美开国名将,成为大宋中兴名将?
怪不得折可适这般想道,因为按照苏允所说,要收回河套、河西走廊以及幽云十六州,那么便意味着要灭掉西夏与辽国,若是自己能够身为主将灭两国,那自己的功勋可能要比宋初开国名将都要厉害!
说不定,自己将会成为大宋第一名将?
想及至此,折可适再次下跪,这一次他将脑袋抵在地上,大声道:“适愿为相公效死!”
……
千余骑一前一后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
这是西夏与辽国的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