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何为契机

陈昭声音平静,道:“不知道。”

郑伯安叹了声,道:“那刘家嫡女嫁给了曹越的侄子。”

陈昭道:“我听说了。”

来郑府前,赵有德还说过这件事。

“那你还要去?”郑伯安猛地转身,“这分明是个马蜂窝!”

陈昭笑了笑,道:

“伯父,我只是过去看看而已,会注意分寸的,不会有事的。”

郑伯安捋着胡须,沉声道:

“你啊,让我怎么说你呢?

你以为朝廷不想管?

可岭南三十六家土司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

处理一个刘家而已,而是三十六土司难办啊。”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陈昭沉默片刻,突然问道:

“伯父可还记得十年前柳州民变?”

郑伯安脸色骤变。

陈昭的声音在雷声中格外清晰,道:

“当时也是土司欺压百姓,官府不作为,最终导致三万百姓揭竿而起。

朝廷花了整整两年才平定叛乱,死伤无数,消耗无数公帑。”

郑伯安的手微微发抖,道:“陈昭啊!你这是在威胁我?”

陈昭深深一揖,道:

“侄儿不敢。

只是提醒世叔,防民之变,甚于防川。

这是侄儿撰写的平土司之策。”

陈昭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给郑伯安:

“世叔请看,这是侄儿苦思的《平土司三策》。”

郑伯安接过奏折,借着烛光细看。

见郑伯安观看,陈昭在一旁介绍:

“其一,分化瓦解。

三十六家土司看似同气连枝,实则各有嫌隙。

要不然刘王之家也不会相争。

而大小土司之间恶斗不断。”

郑伯安眉头微动,继续往下看:

“其二,以夷制夷。

侄儿查过卷宗,刘家这些年吞并了不少小土司的地盘。

若能找到这些苦主,许以重利,让他们为朝廷效力,或可助我一臂之力。”

看到这里,郑伯安点了点头,道:“不错。”

陈昭不答,只是示意他继续看,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