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陈昭带着沈峻来到宁阳县衙。
还未进门,就见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了出来。
“下官宁阳县令胡文焕,拜见陈少卿!”
胡县令恭敬地作揖行礼。
陈昭连忙摆手:
“胡县令客气了。陈某如今已被发配岭南,早已不是少卿。更何况那个少卿之位,本就是我冒名顶替兄长所得。”
胡县令哈哈一笑,捋着胡须,道:
“陈大人说笑了。您深受陛下信任,迟早会重返京城。况且您断案如神的名号,下官可是如雷贯耳啊!”
沈峻在一旁忍不住插话,笑道:“我家大人确实破获过不少奇案。”
“这位是……”胡县令看向沈峻。
“大理寺沈峻。”
陈昭介绍道,“此番随我一同查案。”
胡县令点了点头。
寒暄过后,陈昭直入主题,道:
“胡县令,我们想查阅一下十五年前的卷宗。”
胡县令面露难色,道:
“这个……十五年前的案子,恐怕……”
“怎么?不方便?”
陈昭目光一凝。
“不不不!”
胡县令连连摆手,道:
“只是年代久远,恐怕要找一找。这样,我让书办带您去卷宗库。”
很快,一位姓赵的书办领着二人来到后院的卷宗库。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两位大人,十五年前的卷宗都在这边。”
赵书办指着最里侧的几个木架,“不过……”
“不过什么?”沈峻追问。
赵书办压低声音,道:“不过毕竟是十五年前的案卷,这虫蛀鼠咬,很多不清晰……”
陈昭摆摆手道:“无妨,你下去忙吧。”
待赵书办告退后,他卷起袖子对沈峻说,道:
“咱们把十五年前后五年的案卷都仔细过一遍。”
沈峻刚翻开第一本卷宗,就被扬起的灰尘呛得直咳嗽,道:
“呸呸呸,这灰也太多了!”
“忍忍吧。”
陈昭笑着摇摇头,道:
“查案就是这样,十有八九的时间都在做这些枯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