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才新政也是熊国兵来了之后才安排制定的,柳江河听陈晓龙说,计划在五一节前后推出来。
如果是这个时间节点推出来,那么熊国兵参加这次座谈会的目的,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而柳江河也从陈晓龙那里得知,熊国兵之所以要参加五四的座谈会,那是他前几天正好在审核团市委送上来的《致全市青年的一封信》,他就是看了这封信才问团市委在五四有没有活动。
后来团市委的座谈会报到他那里去后,他大手一挥便同意参加,所以说这次他来参加座谈会也是阴差阳错。
四月三十日,许多单位的人已经提前放假回家,团市委的众人依然在忙碌着,大部分的准备工作已经就位。
小主,
只有会议通知必须今天下午之前发出去,以便于统计参会人员名单,而后面几天还得来修改发言稿和审核视频。
视频在柳江河与徐海峰的协调下,马东的团队加班加点已经把素材拍回来,现在正在加班加点地剪辑。
明天徐海峰回来之后,就要来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说起来柳江河还是有些七上八下,虽说一直在和徐海峰沟通对接着,但是还是害怕自己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领导想要的。
从这几天的工作来看,柳江河真正见识到了团市委这帮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在这里面还是有几个比较成熟的干部。
比如说王鑫,他带着一个挂职的干部负责五四主题展示活动暨青年创业大赛展示活动,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根本不用柳江河操心。
吴莉在统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在负责宣传工作,跟进救助王琪的事情。
柳江河觉得他们两人确实都符合了成为副县级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他正打算这次等徐海峰回来后,给徐海峰报告,努力把他们两人往外推荐,如果能争取一个直接提拔为副书记最好!
整个五一节期间,柳江河他们都忙碌异常,丝毫没有停歇。
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筹备一场市委书记熊国兵要出席的五四座谈会。
五月一日上午,徐海峰风尘仆仆地从荣城赶回棉城。
他甚至来不及回家,一下飞机便直奔办公室。
尽管他无法亲自参加座谈会,但心里面始终放心不下。
毕竟,他才是团市委的一把手,如果活动过程中出现任何差池,承担责任的人毫无疑问就是他。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只不过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领导手中的权力,却忽视了他们所肩负的巨大责任。
只有真正身处这个位置,亲身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到这种责任的重量。
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山顶,他所看到的风景和站在山脚下的人完全不同。
站在山顶的人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因为他的决策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所以,并不是领导们喜欢对下属指手画脚,而是他们身上的责任迫使他们不得不如此行事。
比如说,现在的徐海峰,他现在虽然在省委党校培训,要求是全脱产培训,但是团市委的大小事情还是需要他来定夺。
徐海峰虽然人在党校,但是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团市委的工作。
柳江河作为徐海峰的下属,他深知这一点。
哪怕是徐海峰说了培训期间他来主持工作,也会凡事都给他报告,就算是在事前没有办法请示到他,在事后也会第一时间把情况报告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