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

“其实,电池这种底层技术如果搞好了,可以改变不少作战技术。”盛一夏说道,“至少,你的绫波丽就能上战场了。”

“之前我了解了一下,你的绫波丽用的是全固态电池,电池系统总重量达到28公斤,但是储电量却仅有12度电左右,而绫波丽体内智能AI属于独立AI系统,配置非常高,全功率运转耗电量峰值达到3KW。”

“尽管你设计了能耗优化系统,可以根据算力需求动态调整能量消耗,无需求时也可以进入待机模式,但依旧不适合长期使用。”

“况且,绫波丽体内还有数套独立的电机系统,控制她的一举一动,同样是能耗大户。”

“因此,你的绫波丽高功率运转下,能不能撑得住两小时都是个问题,显然不符合战场需求。”

盛一夏的一番言论,听得凌煦东的脸都黑了,语气冷嗖嗖的:“第一,我设计绫波丽不是为了让她上战场,第二,你哪里来的这些数据?”

“我和她聊天时候随口问的。”盛一夏云淡风轻的说。

“等等?!你什么时候背着我和她聊天了?”凌煦东有些急眼了,感觉就像是单纯的女友被街溜子小黄毛盯上了一般。

盛一夏顿时止住了这个话题。

他能告诉老绫头,自己还有绫波丽的威信吗?还是她私下主动加的自己。

而且绫波丽聊威信,压根就不需要手机,可以直接将威信装在自己的操作系统里。

甚至她可以当着老绫头的面和自己聊威信,而不用担心被老绫头知道。

毕竟,对绫波丽的操作系统来说,一心多用可没什么难度。

“总之,你给我离我家丽丽远一点。”凌煦东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凶神恶煞,“绝对不准打她的主意,还有,我家丽丽不上战场。”

说罢,他就气鼓鼓的挂断了电话。

呃……

盛一夏本来还想着把绫波丽借过来研究研究呢,这下怕是没戏了。

算了,自己又不是凌煦东这样的变态科学家。

况且,人形战斗机器本来就不太适合战场,如果需要在复杂狭窄地形作战,机械狗远比机器人有用的多,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人形机器走的远。

算了,还是先搞电池吧。

不过在此之前,盛一夏还是要再深入了解一下目前的电池领域。

好在超凡者之家的科研板块中,各种各样的科研人员有很多,也有不少电池行业的大佬,盛一夏进入了相关板块,开始如饥似渴的吸收知识。

然后这才发现,他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用超凡物质结晶融入电解质中的人,恰恰相反,电池板块中走这一块线路的人不少,只是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超凡物质结晶的不确定性,每一块结晶的结构和材质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容纳的能量密度、质量、甚至是能量种类都有区别。

这种特性在高标准要求的电池行业显然是个巨大问题,根本无法进行配比实验。

因此,很快就有人开始走超凡物质预处理化路线,就是通过筛选、提炼、化学反应等手段,将不标准的超凡物质结晶处理成标准化的化合物。

但问题是,目前可供研究的超凡物质结晶太少了,很多都用来提炼调配进化药剂、供应给超凡者或是超凡预备役。

简而言之,现在就算是人用都不够,能调配出来专门用来研究电池的资源就更少了。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就算是研究出了超凡电池又怎么样?

毕竟超凡物质结晶都得去打怪才能获得,这又不是能量产的东西,原材料之一不能量产,也代表着超凡电池不能量产。

所以,别看电池论坛上讨论的非常激烈,可实际上这研究方向属于国非局冷处理的科研项目。

但盛一夏却想到了那座祭坛。

目前那座祭坛一天能产生十二枚D级超凡物质结晶,既然是祭坛汇聚天地间游离的超能物质产生出来的,性质应该会比较接近。

他也不占国非局的便宜,不去申请研究资源,反正储物袋中打到的D级晶核还是很多的,留着用处不大,不如拿去置换一些相对标准的超凡物质结晶,应该相对容易研究一些。

不过。

那些失败者的帖子还是要好好吸收吸收。

靠着超忆宫殿吸收完大量知识后,盛一夏就跟之前一样,开始在电池论坛上踢馆,很快,就有很多该领域精英被吸引了过来,针对他的论调开始反喷,互相喷着喷着,又是引来了两个业内大咖观战。

不知不觉间,盛一夏就在电池板块上打出了不小的名堂。

他顺势就在电池板块上开了个新帖子:“本人手中有相对标准的D级超凡物质结晶,而且数量不菲,现诚招有志之士一起组队研究超凡电池项目,成果共享。”

顺便,还点名了几个刚才互相喷的很厉害的电池领域的专家。

之所以要组队研究,自然是在凌煦东大佬身上尝到了甜头,这类大佬知识储备丰富、还拥有行业人脉和实验室,也能随时找到牛马干活,有这样的大佬参与,他盛一夏就无需亲身参与牛马工作,只需要远程参与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将碰到的问题进行一一攻克就行。

“哥们真的假的?你ID不是机械导师吗?哪来那么多超凡物质结晶?”

“机械导师,我查过你的论文,你不是AI方向、无人机方向、微电子方向的专家吗?你怎么跑电池领域来了?”

其实也难怪他们有疑问。

光是一个电池领域就能分出不知道多少个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是可供一个科研人员穷极一生去研究突破的方向。

甚至,盛一夏还在论坛板块里见到核电池方向的研究人员,只是核电池方向的产品都是无需外接充电,靠着放射性同位素长期衰减来获得电能,并给电池充电,再由电池驱动产品。

怎么说呢,目前这种电池持久性强,可持续供电几十年之类,但是输出功率十分微弱,比较适合植入体芯片、心脏起搏器等需要长期供电且不方便更换电源的设备,也比较适合深空探索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