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忙不迭说道。
老朱在大明的威望过于逆天,以至于性格高傲不畏强权的孙传庭都满是赞美之词。
然而老朱却皱眉道:“仅是这些?”
“额”
孙传庭稍微思索后,知道老朱想要什么,便说道:“太祖当联络陛下,还政于太祖,以太祖之威,不肖三月,天下定矣。”
“哈哈哈哈哈。”
他的话都给老朱逗笑了,说道:“你觉得北京那小皇帝崇祯会信朕是朱元璋?”
“这或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孙传庭硬着头皮扯了两句,但他觉得连自己都不信。
他很清楚崇祯是什么性格。
说他多疑都算是抬举他,应该说是反复无常。
当年他担任保定总督,负责河北安全,结果由于生病导致耳朵短暂失聪,不能继续担任,就上表情辞,推荐杨文岳继任。
谁知道杨嗣昌、高起潜、尹三聘等人因各种原因与他不和,于是诬告他。
明明御史杨一儁确定了孙传庭的确生病导致耳朵听不见,上报给了崇祯,崇祯还是觉得孙传庭是在故意逃避推诿责任,给他治了个“显属欺罔”的罪名,革职让锦衣卫给他关入诏狱三年。
这操作换了谁给他当大臣谁不觉得离谱?
生那么大病都不信,非得给人下狱,也不亲自召见看看情况,孙传庭觉得自己当初没在狱中病死都算是幸运,居然能康复过来,耳朵也没有真聋,活下来都算是运气了。
要是把太祖的事情上报,恐怕就算他消灭了李自成部,第二天锦衣卫带着拿他的圣旨就会飞一般赶来。
所以他也只能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你令朕失望了。”
老朱皱眉道:“还以为你身处这乱世,朕既然来了,能想到解决办法,熟料也不过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朕要你何用?”
平静的话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内容,孙传庭浑身汗毛倒竖,忙不迭起身跪下道:“臣该死,臣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些话太祖可以说,臣却不敢说,臣忠心于大明,忠心于陛下,若是说了,岂不是乱了忠义?”
“呵呵。”
老朱听到他的话,反而笑了起来,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忠臣,便说道:“嗯,这话是说得漂亮,但朕要的是一个答复,莫非你忠于大明,忠于北京的小皇帝,不忠于朕?”
孙传庭整张脸都扭曲变形起来,内心深处充满了纠结。
这件事的本质是这样。
目前孙传庭的职位是督师,节制除河北、顺天府、云南、福建等少部分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军政大事。
老朱要想尽快平定天下乱世,收服孙传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因此必须要让孙传庭靠拢过来。
以孙传庭目前的威望,带着他去四川和南京,基本上就是走到哪里哪里就归顺的地步,没有任何意外。
然而对于孙传庭来说,又何尝不知道这是老朱释放的信号。
可他作为大明的忠臣,肯定是要忠诚于崇祯。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能跟朱元璋说什么自己愿意归顺,跟随老朱北上进京,把崇祯赶下皇位。
因为这样做就不忠于崇祯,就不是忠臣,而是乱臣贼子了。
但难道他就不能忠于老朱吗?
自然得忠于。
老朱的身份可比崇祯高太多,忠诚的优先级,那肯定也是老朱远远高于朱由检。
可一来谁能百分百确定这是老朱?
吕大器他们去过洪武朝,可以百分百确定,但孙传庭可没去过,所以现在哪怕信了99%,还剩下1%,就成为他纠结的原因之一。
二来后世人可能不理解,忠于老朱这个大明的创建者哪算得上背叛?
然而古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