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朱元璋风雪袭金山

向导答道:“以前倒也有过,不过很少。”

“为何?”

“他们往往是秋天来,秋天抢到足够的粮食就退回去了,除非雪太大,牛羊实在找不到吃的冻饿而死,否则他们也不会冒险。”

“嗯。”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他们会派游骑在部落周边巡视,一者寻找合适的草场驱赶牛羊过冬,二者也要警戒。”

“冬天他们也放牧吗?朕还以为他们都是提前准备好干草呢。”

朱元璋笑了笑。

向导说道:“回陛下,再多干草储备也是坐吃山空,此草原南方便是他们的冬牧场,就在我们这边,别看下雪,但刨开雪后还是有干草吃得到。”

“原来如此.”

朱元璋点点头,他虽多次北伐,但本人却没有来过塞外,这还是第一次出塞,对这些新知识亦是很感兴趣。

徐达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笑道:“陛下莫不是想趁风雪之际,急行军强袭金山?”

“倒也没这个必要,朕是担心他们跑了。”

朱元璋与他一起行走在雪中,找了处小高坡,拿起望远镜遥望远方道:“朕现在觉得自己强得可怕,总觉得敌人遇到朕,他们就得落荒而逃,朕是怕徒劳无功。”

老四五征蒙古的反例就在那呢。

蒙古人一看朱棣带着几十万大军过来,那是撒丫子就跑,连根毛都没给朱棣留下。

虽然他也知道,老四征漠北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战果。

除开杀了几千蒙古人以外,最主要的是逼得蒙古人在非对应季节进行长途迁徙。

寻常人不清楚这其中利害,然而老朱却知道。

在牛羊没有长膘的情况下,被迫远距离移动,造成的结果就是牛羊吃不饱饭,迁徙当中会饿死累死,如此能极大打击蒙古各部落的食物和财产。

比如阿鲁台就在避战的过程当中导致牛羊和人口大幅度降低,元气大伤。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蒙古人采取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原则,避开与明军主力决战,让草原各个部落得以喘息,从而几十年后瓦剌崛起,有了土木堡之变。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要想真正打击蒙古人,就必须要将他们的部落一举歼灭,把所有人的和牲畜全部杀死或者俘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蒙古各部落打垮,让他们臣服于大明。

徐达说道:“若是如此倒不用担心他们逃跑,元人寻找冬牧场殊为不易,加之金山存储大量草料牲畜,他们跑了就东西吃,必然会死守。”

“那就好。”

朱元璋注意到远处林间有飞鸟落于树梢,便从旁边侍卫那拿来超远距离热成像仪,扫视林间,图像上顿时出现许多红点。

徐达看得新奇,惊讶道:“此物真是神奇,不知道陛下从何处得来?若军中有此物就好了。”

‘我花三万多网购的这事难道要告诉你?’

朱元璋心道。

“这是朕遣工匠以透明无垢琉璃打造而成,其中有特殊装置,可以看到人身上的热气,哪怕是躲藏在黑夜里,亦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随口解释了一句,随后目光微凝,注意到林间几个高大的红点显眼。

这是人骑在马背上的图像。

蒙古人也都是骑蒙古马,这种马耐旱,耐力也绝佳,只要不是那种二三十厘米深入膝盖的积雪,即便是雪天也能走能跑。

如今大雪之下,积雪大概没入脚踝,对于人来说,也勉强能跑得动,更别说马匹。

显然这应该是蒙古在附近的侦查兵。

朱元璋抬起头看了下天色,还未完全暗,便对亲卫道:“拿无人机看看。”

亲卫便从怀中取出预热好的电池,熟练地装入无人机内。

他们一路上没有充电来源,但架不住充电宝管够,1000多块钱一个的20万毫安充电宝就带了一百个,全都是充满电的。

而且还带了太阳能充电板,只是冬天没太阳充不到电,等春天来了,再把充电宝充满,用到下辈子都够了。

“嗡嗡嗡嗡。”

无人机在亲卫的操纵下迅速升空,飞到了林间。

冬天的森林并不茂密,全是枯叶。

在无人机的观察下,他们很快发现了在林间果然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在远远观察正在建营的明军。

只是对方不知道的是,望远镜,热成像仪以及无人机,都全方位反向观察他们。

蒙古侦察兵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朱元璋他们的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