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对于木雕作品有着明确的定价与补贴机制,
一件一级木雕作品售价为500美元,向各合作单位的出货价格为400元,
并且根据作品质量的不同相应调整价格,质量越差价格越低。
同时,为了保障雕刻工人的切身利益,青岛出版社还会给每位雕刻工人每件作品补助20元。
这一补助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防止个别合作单位将订单费用全部截留,而仅向雕刻工人发放微薄的基本工资。
同时也是为了提高雕刻工人的积极性,当然这些补助都是在报纸上宣传过了的。
在政策实施初期,确实存在这样不良的合作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消息灵通的雕刻工人逐渐了解到了青岛出版社的补助政策,
再加上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其他单位的挖角行为,这一政策很快便广为人知。
如今,大师级的雕刻工人完成一个一级作品,算上青岛出版社的补助,差不多能够获得100元的收入。
按照两天完成一个作品的效率来计算,一个月下来收入可达1500元。
在1986年,普通民众的月工资最多也就100多元,
相比之下,雕刻工人的收入可谓相当可观,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青岛出版社的评书部门同样成绩斐然。在全国范围内,大约百分之80的评书录制工作都由青岛出版社承担。
其评书业务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广大评书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是直接养活了一家磁带厂。
青岛出版社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且高效的运作体系。
众多经典评书作品通过磁带的形式广泛传播,在那个娱乐方式相对匮乏的年代,
成为了无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岛服装厂现在也算是一家世界知名服装公司了,
由于江卫民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话语权,且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大部分用于出口,所以对于产品质量把控极为严格。
在服装展示方面,服装厂组建了成熟的舞台展示团队。
这些专业的模特通过精彩的演绎,将服装的设计理念与独特魅力完美呈现出来。
凭借出色的设计与高品质的产品,青岛服装在亚洲地区已然成为了高端品牌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青岛服装在欧美国家也逐渐打开了市场,收获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市场,青岛服装更是独占鳌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高端品牌。
每年登上央视春晚更是成为了品牌实力的有力见证。
青岛灵韵服装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服装界长期站稳脚跟,强大的设计团队与历史服装研究团队功不可没。
青岛服装厂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盛大的设计比赛,积极邀请优秀的设计师参与其中。
对于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设计师,服装厂会诚挚邀请他们加入设计部门,为品牌注入新鲜血液。
同时,比赛中的优秀设计作品还会由服装展示者在广交会上进行重点展示,借助广交会这一国际化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近期开拍的《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服装,便是由青岛服装厂的设计部门精心设计的。
这一项目充分展示了青岛服装厂深厚的中国服装历史底蕴,
其设计团队能够精准把握古代服饰的风格特点与文化内涵,为影视作品打造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服装造型。
现在的青岛服装设计部已经开始接受各大电影厂的影视服装设计及制作业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