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常瑞元和副总指挥的震惊!这楚云飞,胆子也太大了!(求订)

将会永远的留在战史之中。

军人的荣誉和责任感、以及指挥官之间的好胜心。

驱使着他们想要争夺着这个机会。

唯有一人,没有参与到争吵之中。

目光坚定的看向自己的营长。

沈运良,陕西人,二十六岁。

黄埔十二期步兵科,成绩优异。

因抗战需要。

第十二期毕业生提前毕业。

邹睿杰忽然之间笑了,他看向了沈运良满意的点了点头:“交给你们六连了!”

“保证完成任务!”

小鲍庄阵地。

战士们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加固。

他们人数不多,一百五十人。

团里面特意为其加强了曲射火力。

从团里面调了两门107毫米迫击炮,抽调了两个班对他们进行支援。

“警戒地雷的设置不要太密、我们手上的地雷数量不多,确保纵深,谨防日军使用火炮开路。”

小鲍庄。

稀疏平常的小村落,因为两个主力团战线的展开。

赋予了特特殊的意义。

战术壕沟很快挖掘完毕。

铁丝网、预警地雷和阵地也已经挖掘完成。

为数不多的两门37毫米战防炮也被配属在了一线。

并且对其掩体进行了相应的加固。

一切准备就绪。

沈运良略显轻松的看向了自己精心构筑的防御阵地。

以日军指挥官的素养。

想必他们很快就能够找到这处战线的薄弱点。

连部电话铃声响起。

传令兵快速找到了自己的连长:“连长!上峰找!”

沈运良迈步返回了自己的指挥所,拿起了话筒:“喂。”

“我是楚云飞,你是黄埔十二期毕业生沈运良吗?”

“报告长官,我是。”

“目前敌军先头部队已经和我军侦查部队接上了火,他们的攻击速度很快、你们至少需要坚持到明日傍晚。”

“报告长官,人在阵地在,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死守小鲍庄。”

“我是要你拖时间而不是和小鬼子硬拼,炮火支援随时会到达,切记,你们连队无论如何不要冲出战壕反击。”

“是!”

电话挂断。

沈运良一脸凝重。

远处那隆隆的枪炮声开始传来。

战斗愈发激烈。

而这里,势必会成为日军的突破口,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区域!

山城。

统帅部。

随着十四集团军的集结北上、以及广灵县城的光复。

整个晋北大战的态势开始向着己方有利的方向转变。

但常瑞元并没有丝毫的高兴。

因为他现如今已经习惯。

每一个好消息之后,必然会有一个坏消息传来。

一众高级将领们高兴多长时间。

两天之后。

林蔚快步敲响了常瑞元的房门。

在贴身内卫的通报之下。

林蔚快步走向了刚刚起床的常瑞元:“委员长,现如今已经基本确定,敌军确系在二线集结大量的装甲骑兵集群,规模很是庞大,兵力至少在上万人。”

“上万人?”

绕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常瑞元此时也难免有些惊讶:“那他们装备了多少的战车?”

“保守估计在八十以上”

林蔚看到数字的时候。

自己都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在中国战场上。

日军少有动用这么多的装甲力量。

还好。

他们的对手同样是国民革命军的王牌。

“兵对兵,将对将。

王牌对王牌。

到也妥当。”

常瑞元缓过神来后,接着道:“云飞那边有何打算?”

林蔚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迈步跟上了常瑞元的步伐,走向了不远处的那副作战地图。

“目前其在一线部署的,是第一和第四两个主力步兵团,每一个团的战斗力相当于民国二十七年的整理师,甚至重武器火力方面尚有剩余。”

“在正面战线的后方四十公里左右的位置、则是挖设了长达八公里的反坦克壕沟,作为预设决战场地。”

“在二线部队的正东方向不到三十公里处,则是十四集团军主力第十四军主力一部,约一万五千人,可以提供充分的支援。”

“右翼黄百韬所部。”

“目前暂未接到相关命令,仅仅只是让他们固守当前战线,楚云飞似乎有其他的顾虑。”

“二十师团的整编情况如何?”常瑞元眉头一条,接着询问道:“自从龙城光复至今,已经长达五十天,二十师团虽然遭受重创,但这么长时间过去,恐怕已经恢复了元气。”

“如果当真如此的话,恐怕我军的兵力优势也将会荡然无存,此战我军可能要转入全面防御态势,以求在与日军的对抗之中争取对敌杀伤。”

林蔚的说法颇为委婉。

实际上。

他已经默认战场陷入到了全面的劣势之中。

楚云飞的每一个部署均不是无的放矢。

黄百韬集团之所以没有被调动。

很有可能楚云飞防备的就是二十师团。

只不过。

一万人对抗日军两万人的主力师团进攻。

怎么看都没有多少的胜算。

“日军的整补速度太快了,已经损失了这么多的兵员还能够整补的这么快,真是远超我们的战前预估,我们此前针对日本人的政策,很多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们的实力远远超过我们获悉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