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吴主任就跟着宁杰去了T市,临市厂子比较小,不如T市拍的效果好。
到了厂子里,记者开始采访,摄像开始跟拍。
“宁先生,咱们工厂一共有多少人啊?”
宁杰面对着镜头,丝毫没有任何的紧张。
上一世这种阵仗见的太多了,早就习惯了。
“现在T市的饮料厂一共两千两百人,其中有百分之五的技术人员,剩下的都是生产线上的人员,包括运输还有操作工,都核算在内。”
“那咱们这些工人都是从哪招的?”
这个问题是提前就设定好的,宁杰这边解决就业的问题是个大亮点,之所以把宁杰当作典型,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上面的领导知道了宁杰解决用工的问题,而且新年过后,各地都会正式进入下岗潮。
那这些工人的去处,就成了问题。
有了宁杰做榜样,想必那些企业家看到以后,也会受到启发。
这些人都不傻,上面宣传这种事迹,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接纳更多的下岗工人。
宁杰如数家珍:“就拿T市来说吧,除了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剩下的所有员工,都是这几年T市国有单位的下岗职工。”
“作为T市的本土企业,我觉得我应该为T市的用工问题尽一份力,所以,现在我们全国各地十三个厂区,都会优先的招聘当地的下岗人员。”
记者明知故问:“按照您这么说,您岂不是解决了上万人的用工问题?”
宁杰摇了摇头,说道:“不止这些。”
“宁海集团旗下,还有建筑公司,现在全国各地也有不少我们本土的建筑公司,其中的员工,百分之八十都是下岗人员。”
“除了建筑公司,宁海集团还有水厂,服装厂,以及奶厂,这里面的用工都是先以下岗工人为主。”
“我们企业能做的不多,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要为当地谋福利。”
记者看着宁杰的眼神充满了敬意,哪怕是提前排练好的问题,当听到宁杰说出来这番话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的有些激动。
“宁老板,您说的奶场在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