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寺佛光高照,诵经声响彻山间。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风平浪静,直到两名平民打扮的士兵从山上逃回了队伍。江绾率一众将士赶忙上前接应,却见他们神色惊恐,口中断断续续地喊着:“寺中......寺中......”
“寺中怎样快说啊,可是不许我们进山修整?”白斐然上前一步质问道,将士兵身上的惨状挡住了半分。
“寺中未见一名僧弥......全是......全是手持兵戈的流民!!”那士兵哭嚎着倒在地上,尾音久久不能弥散。
“岂有此理!”一名男副将埋头痛呼,“漳州流民本就因匪乱之祸被迫逃离至铜山寺寻求庇护,可如今,反倒被有心之人利用,敌我不分?!”
“此事定是常符所为!”白斐然转头向江绾跪下,随即请示道:“此人毫无下限,我等必须尽快将其拔除!”
她的话音刚落,一旁围观的孟姓将军就反驳道:“流民恨匪盗入骨,怎会听从常符驱使?我看这背后另有其人,我们不妨打探清楚了再上山。”
“来不及了。”江绾声音低沉,她挥了挥手命旁边的士兵将那两名伤兵带了下去。“山中匪寇虽重伤我们的士兵但却并未追击,看来他们无力应战。但春汛不至,常符便仍有逃亡之路,届时狭路相逢,以我们的兵力而言,怕是难以匹敌。”
洗净的黄白麻布柔软非常,两名伤员仰面躺着,他们强忍着疼痛,尽力把手臂放于身体两侧,将身上的伤口完全示于众人。
全归江绾有意安排,军医们都被安排在了队伍末尾,所以从午后烈阳到夕阳西下,这两名伤员几乎包揽了全军的目光。
效果是显着的,刚刚还心怀忧虑的军士们见了血淋淋的例子,都纷纷闭上了嘴巴。
江绾深知,这是她第一次举兵,与众人之间的信任少之又少,又逢赵时洲叛逃,虽都在都在她的意料之中,但军心难免涣散。所以与其找出铜山寺中人必死的理由来凝聚军心,还不如将夸大的事实摆在众人眼前,以设计让士兵们拥有出于本心的、共同的见解。
铁蹄扬起的尘土掩去了最后一丝天光,暗夜的丛林中,藏匿的野兽被树叶沙沙不止的响动吓破了胆,纷纷逃回了洞穴中。火光下,江绾抬起头,望着后山似要飘到天上去的灰烟,笑而不语。
破晓时分,白斐然带着领头的队伍叩响了铜山寺的大门,可不知怎的,她与士兵们在门外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来开门。似是怕昨日的举动打草惊蛇了一样,她马不停蹄地招呼弓箭手架梯攀高,得到了他们‘无人’的回应后,才命令攻城车上前,轻而易举地破开了寺庙大门。
可踏入寺中后,四周依旧寂静无声,好似没有人生活一般。
“不可能。”白斐然喃喃,率先冲去了正殿,拿起腰间的轻弩便射了进去。
只听轻弩似是打翻了什么东西,并不闻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