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主母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

她深知自家夫君的行事作风,能得到皇帝连夜召见,这只便意味着夫君涉及之事牵扯重大。

郑家损失数十名年轻族人,这事根本瞒不住她,加上从庶子那里传回的消息,这让她按耐不住心中焦虑。

这部分亡故的族人出自嫡支各房,属于天然支持嫡子继位的支持者,旁支族人倒没什么话语权。

加上庶子房内传来要换世子的消息,满心焦虑不安的情绪下,郑家主母决定偷偷联系娘家哥哥,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解决办法。

只不过这一举动并没有逃过郑家族内的眼线,族老们对郑家主母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留意起郑宅的动静,增加了对郑宅的监视。

一时间,关注郑宅动静的耳目变得多了起来,郑宅对外的联系尽数落在有心人的眼中,更代表着家主企图串联外人来镇压族内各种不满。

郑家祠堂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郑家各房族老们纷纷各自落座,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愤恨和不满。坐在主位的七名族老,更是满脸怒容,其中嫡支二房的族老情绪最为激动,他起身大声嚷嚷道:“依老夫之见,咱们族里必须得罢免郑令这个家主!”

“这次带走那么多年轻一辈族人,结果却落得个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这让我们这些家眷如何能接受?”

“就是啊!他就这么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为陛下尽忠,连个像样的交待都不给我们,这哪里还有一点一家之主的样子?”

“依我看啊,他根本就不配担任家主这个职位!一定要罢免郑令!”嫡支二房的族老越说越激动,充满愤恨的声音在祠堂内回荡,嫡支不少族老们纷纷出声附和。

只不过,旁支各房的族老们却闷声不吭,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们似乎对这场争论并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有着自知之明,此时此刻还轮不到旁枝族老发表言论。

与旁支族老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嫡支其余七房的族老们则神色各异。

有的族老唉声叹气,对自家族人的遭遇表示惋惜;有的族老同仇敌忾,与嫡支二房的族老一样,对郑令的行为感到愤怒;还有的族老则低声劝解,试图平息这场激烈的争论。

“老二,你闭嘴,少在那里煽风点火!”嫡支大房族老拎起拐杖一跺地,高声厉喝道。

“罢免郑令家主之位这话能随便说吗?”

“大哥,郑令出自你们大房,你们自然捧着他,便忘了你那大孙子可死无全尸呢!”顶着酒糟鼻的嫡支二房族老厉声嘲讽道。

这话一出,吵吵嚷嚷的祠堂顿时一静,嫡支族老们纷纷红了眼眶,旁支族老大多数垂下眼皮,回忆起自家子弟的逝去。

郑家主突然被皇帝紧急召见入宫,这个消息犹如一阵旋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国都。无论是文官集团、武官勋贵还是皇子宗室,都对这一事件投来关注的目光。